跳到主要內容區

高教改革論壇登場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產學制度應解套

國立台灣大學校友會文化基金會於台北舉辦2023高等教育改革論壇,特別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引言主持,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針對學習成效與學術卓越探討「高教應如何與產業共榮?」鄭英耀校長指出,產學合作的重點,在以學研協助產業進行創新研究,讓產業界資源帶領學研的技術突破,建議應從「制度上解套」,建立產學合作新機制;以創新培育機制,來養成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人才。

主辦單位表示,2022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在 63 個受評比國家中越居全球第 7 名;彰顯我國整體經濟競爭力受到國際肯定,尤其在電腦資訊領域更具不可或缺的席位,不過,台灣竟然是全球徵才第二難的地區。學用落差越來越嚴重,建立新的學習環境、培養適合新時代企業所需專業人才,以減少畢業即失業的危機,台灣高等教育 要如何改革?台灣能突「危」嗎?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台灣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的9成人才是MIT本土培育,明年科研經費增加18%、達1569億元。大學也積極致力於提升科研,例如中山大學打造全國第一台具備AI功能、百分之百MIT的海洋專用水下無人機,透過AI系統能夠分析泥、沙、岩石等海床材質,可應用在國防、海洋搜救等領域。此外,中山大學鼓勵各種創新型態的產學合作形式,因應國家發展與社會經濟需求,設立「主題式研究中心」,例如: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氣膠科學研究中心。除了在地發展特色研究,回應社會需求,也降低產業界在新技術投入的初期研發成本。

「高等教育應因應國家產業發展政策。」鄭校長強調,應從「制度上解套」,建立產學合作新機制;以創新培育機制,來養成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人才。中山大學設立「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學院」,組成學界與業界師資團隊,培育及補足台灣重點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缺口,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林百里董事長表示,前方的路無限寬廣,學術在追求卓越外,要帶領學生立志有使命,啟發學生的熱情,並培養全球視野,半導體是我國的護國神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是世界需要的,生成式AI創新快速,學習行為必須配合改變、教育模式也須更新,問問題的學生是好學生,很會解答問題的則未必是好學生,教育扮演的應是教練角色。

施振榮董事長則提到,如果把賺錢放前面就會走錯,創造價值要放在前面,才會名利雙收,學生時代就是要玩、讀書有限。他也強調不是讀理工才有前途,他現在的使命是要讓台灣的文化藝術在全世界發光發熱。施董事長認為,台灣產業升級需要高等學府的貢獻,高等學府資源需產業注入,強調不應只是產學合作,而是在大學設立「產業3.0校園研究園區」進行產學共創,使研究成果對產業和社會有價值。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