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電力系統挑戰與守護研討會 29日登場(工商時報)
2025-10-17
本活動將邀請多方專家,分享最新電力資安趨勢、攻防實例與解決方案,並由工業技院、中山大學、TUV SUD等單位聯合展出實務案例與技術成果。
台美語言文化合作 伊利諾大學成立華語文中心(中央社)
2025-10-17
國際學術聯盟由台灣12所大學組成,包括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通大學、北醫大、台師大、中山大學、台北科大、政大、中興大學、台科大及中央大學,集結台灣主要大學力量與歐美日等大學針對特定前瞻重點領域,進行學研合作,達到人才交流目的。
位於台灣的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是島內首屈一指的結合傳播與管理面向的學術研究機構。其學程設計主要整合了傳播事業的經營與管理、傳播科技與相關政策,以及行銷管理和公共關係這三大核心領域。今年(2025年10月),由王紹蓉教授所主講的「...
台美語言文化合作 伊利諾大學成立華語文中心(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5-10-17
國際學術聯盟由台灣12所大學組成,包括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通大學、北醫大、台師大、中山大學、台北科大、政大、中興大學、台科大及中央大學,集結台灣主要大學力量與歐美日等大學針對特定前瞻重點領域,進行學研合作,達到人才交流目的。
立委陳菁徽批光電板混濁墾丁海域 縣府:多次檢查無違規(聯合新聞網)
2025-10-16
海漁所9月9日參與台電及潛水業者座談會並現地勘查,主要海水混濁情形發生地區為合界至石牛溪出海口區域。後續將委託中山大學張懿研究團隊及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郭兆揚進行陸域及水域生態調查,釐清海水混濁肇因及水質變動造成水下生態影響。
陸軍官校與中山大學簽署策略聯盟 推動國防與學術發展(青年日報)
2025-10-15
陸軍官校與國立中山大學昨日簽署策略聯盟協議第2期續約,雙方將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及社團交流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特別聚焦於無人載具、無線通訊及光電工程等先進技術,促進國防科技創新與軍事裝備智能化;中山大學也將為陸官幹部與幕僚提供在職教育...
雄聯智能 用AI實現腎結石快篩(工商時報)
2025-10-15
雄聯智能生醫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醫療科技新創,由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山大學技術團隊共同創立,專注於AI醫療軟體(SaMD)開發與臨床應用。公司以「資料驅動預防醫學」為願景,致力透過AI技術提升臨床診斷效率、減輕醫療人力負擔,讓疾病能更早被發...
名家分享~陳美華》高鐵「寧靜」車廂 不友善親子(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10-13
高鐡最近推出寧靜車廂,本來是希望帶給乘客舒適的搭乘經驗,結果卻也如一般預期地為帶兒童坐車的母親或照顧者帶來困擾,也引發誰才是合宜、適格的高鐵乘客的公平性爭論。(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社科院長)
用生命教書的人 | R05 好讀周報影響力(聯合報)
2025-10-13
師鐸獎名單公布,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王致遠以堅毅的生命歷程與不輟的教學熱忱成為得主之一,他是台灣少數身障教師,更是首位接受雙手異體移植後重返講台的教師,長年深耕教學現場,以身作則陪伴、引導學生,是學生眼中「用生命教書的人」。
中山大學兵棋研習營模擬決策現場 30高中生兵推國際危機(中時新聞網)
2025-10-13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於10月11日至12日舉辦「2025全球民主防衛兵推研習營」,邀集南部30名高中職學生,化身各國決策核心,進行高度擬真的國際危機模擬。活動以台、美、中三方對峙為情境,採限時決策與中控推演,讓學員在壓力中體驗決策、協作與...
大學聘師/聘錯師代價5千萬 防近親繁殖的旋轉門該廢?(聯合報)
2025-10-12
中山大學也有旋轉門條款。依規定,該校聘任教師若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取得,須至其他國內外知名大專校院或研究單位,從事與專業相關之研究或教學工作2年以上,各系所得另訂更嚴格資格條件,此規定旨在維持校內學術社群的多樣性與開放性、維護聘任公平性、並強...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為期兩天全球民主防衛兵推研習營在高市鹽埕區飯店舉行,聚焦民主防衛與社會韌性,帶領南部地區30名高中職學生參與專題課程及劇本式兵棋推演,思考國際政治、民主防衛等議題。
總統提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學者:建立偵攻一體指管強化飛彈防禦力(中央社)
2025-10-10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指出,美國自1980年代開始說服盟友建設飛彈防禦系統,美國總統川普打造「金穹」系統,都是著眼飛彈在俄烏戰爭的作用,以及中國在彈道飛彈技術的長足技術,而美國在東亞的盟友,韓國已部署美國終端高空防衛系...
量子揭祕行星健康 中山大學國際工作坊啟動人境共生對話(漾新聞)
2025-10-10
人類的呼吸、地球的氣候、甚至宇宙的運作,竟可能共享同一套量子法則?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7日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與會者透過線上與實體方式參與,跨越學科與感官界限,嘗試從量子力...
中央、中山團隊新型高熵觸媒技術登國際期刊 科技廢水生成綠能(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10-09
中央大學教授洪緯璿團隊攜手中山大學教授林煒淳團隊,針對此挑戰開發出一款新型高熵觸媒,不僅能大幅降低廢水中的氨含量,還能在水處理過程中生成綠色氫氣,為推動循環經濟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中央大學研發新型高熵觸媒技術 助氨廢水處理、生成綠氫(中時新聞網)
2025-10-09
國立中央大學洪緯璿教授團隊攜手國立中山大學林煒淳教授團隊,開發出一款新型高熵觸媒。這項技術不僅能大幅降低廢水中的氨含量,還能在水處理過程中生成綠色氫氣,為推動循環經濟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海納百川》聯合政府與台灣民主的進階嘗試(張其祿)(中時新聞網)
2025-10-09
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使台灣民主政治走進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場選舉最引人矚目的議題,莫過於由民眾黨與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所提出的「三黨不過半、聯合政府」。這個主張不僅是一場競選口號,更是對台灣過去二十多年藍綠惡鬥與一黨獨大的反省與突破,也折射...
以量子視角探索行星健康 中山大學辦國際工作坊揭人境共生(產經新聞網)
2025-10-08
人類的呼吸、地球的氣候、甚至宇宙的運作,竟可能共享同一套量子法則?愛因斯坦曾說,人類因感官的限制,誤以為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事實上,人類不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這個星球「健康系統」的一部分。為揭開這個微觀與宏觀交織的祕密,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
辛翠玲/大國博弈下 阿根廷的避險之道(聯合新聞網)
2025-10-08
在美國高舉高關稅與單邊主義,國際秩序走向碎片化,各國疲於應對之際,阿根廷卻成為少數華府積極示好的對象。(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監理新制-從RBC到ICS 2.0:正確解讀壽險監理新制(工商時報)
2025-10-08
台灣壽險產業即將跨入監理架構的歷史性轉捩點,明年不僅要實施IFRS 17會計準則,更將全面採用國際保險資本標準第二版(ICS 2.0),金管會亦於9月中旬公布《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作者:中山大學財管系特聘教授、文藻外語大學...
中山大學量子工作坊開講 探索人境共生新視角(中時新聞網)
2025-10-08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邀集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學者與實務專家,透過實體與線上形式參與。活動聚焦量子力學如何解釋人類五感與呼吸系統與環境間的互動,從微觀角度重新理解行星健康與人類...
中山大學量子工作坊開講 探索人境共生新視角(工商時報)
2025-10-08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邀集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學者與實務專家,透過實體與線上形式參與。活動聚焦量子力學如何解釋人類五感與呼吸系統與環境間的互動,從微觀角度重新理解行星健康與人類...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台灣高雄內在發展目標聯盟、優善亞洲、台灣全我中心、高市圖書館協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26國、超過230人透過實體及線上參與,氣膠中心主任、化學系教授王家蓁說,傳統認為量子力學僅應...
以量子視角探索行星健康 中山大學辦國際工作坊揭人境共生(波新聞)
2025-10-08
人類的呼吸、地球的氣候、甚至宇宙的運作,竟可能共享同一套量子法則?愛因斯坦曾說,人類因感官的限制,誤以為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事實上,人類不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這個星球「健康系統」的一部分。為揭開這個微觀與宏觀交織的祕密,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
以量子視角探索行星健康 中山大學國際工作坊揭人境共生(台灣好報)
2025-10-08
人類的呼吸、地球的氣候、甚至宇宙的運作,竟可能共享同一套量子法則?愛因斯坦曾說,人類因感官的限制,誤以為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事實上,人類不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這個星球「健康系統」的一部分。為揭開這個微觀與宏觀交織的祕密,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
中山大學辦國際工作坊揭人境共生 以量子視角探索行星健康(今傳媒)
2025-10-08
人類的呼吸、地球的氣候、甚至宇宙的運作,竟可能共享同一套量子法則?愛因斯坦曾說,人類因感官的限制,誤以為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事實上,人類不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這個星球「健康系統」的一部分。為揭開這個微觀與宏觀交織的祕密,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
陳其邁赴議會施政報告 四大願景施政成果 盼府會合作致力高雄發展蛻變(三星傳媒)
2025-10-07
攜手頂尖大學培育在地人才,陳其邁指出,113至118年投入132億元經費成立全台首座國家重點領域校際研教園區,陽明交大、清大2校均已於114年9月1日陸續開課;中山大學醫學院進駐國際商工舊址,促進南方生物醫學科技發展,預定今年底拆除完成;臺...
跟進ETS 碳價創新局(工商時報)
2025-10-07
為協助企業加速減碳、推動落實低碳經濟模式,臺灣碳權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委託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與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共同舉辦「淨零與成長並行:強化碳定價中的市場機制」研討會,邀請環境部長彭啓明演講,集結12位產官學代表進行「金融...
教育家人物典範中山大學教授王致遠 重返講臺照亮學子(臺灣時報)
2025-10-07
對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王致遠來說,教學不只是工作,更是他重新定義人生的方式。2015年夏天的一場登山旅行,徹底改變了王致遠的人生。他下山後出現不適,起初認為是感冒,卻迅速惡化,不得不面臨截肢命運。手術前,母親問他:「你能接受完全不一樣...
雙手重生、雙腳再起 中山大學王致遠用堅毅重新定義人生與教育(波新聞)
2025-10-07
對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王致遠而言,教學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重塑人生的方式。2015年夏天的一場登山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下山後身體不適、症狀急轉直下,他被迫面臨截肢的抉擇。手術前,母親問他:「你能接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嗎?」他沉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