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媒體報導

注資給台劇《聽海湧》的三餘創投,成了關鍵時刻的天使投資人,而談起三餘創投,則要從原本從事鋼鐵業,被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崩潰引發的金融風暴,產業受衝擊,硬行業的「鋼鐵人」童維辰,在一次跟友人的聚會中,竟然就順勢跨足到文化產業,共同開了高雄文...
「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iy yatux na yulung」,自即日起於高雄師範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展覽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呈現跟隨Klesan (南澳群)泰雅族人在文化實踐上的腳步,並能近距離...
國立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攜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作為NATIV博物館的霧台」、宜蘭縣南澳鄉公所合辦原住民文化月展覽─「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iy ya...
國立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宜蘭縣南澳鄉公所合作,舉辦原住民文化月展覽──「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iy yatux n...
國立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宜蘭縣南澳鄉公所合作,舉辦原住民文化月展覽──「腳下的根、雲端的路 gamil hogan na kakay tu’iy yatux n...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說,高市政權面對日本安全局勢惡化,想提前發動修改「安保三文件」,這將是台日實質安全合作的重要起點,台灣可望成為重要的利害關係人。
Meanwhil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hina and Asia-Pacific Studies director Kuo Yu-jen (郭育仁) said security legislation implemented by Japan in 2015 mandates that national policies must promote the greatest welfare of the people.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郭育仁表示,二〇一五年通過實施的「新安保法制」,是前首相安倍晉三透過憲法第十三條,關於國政推動必須滿足國民最大福祉,以此重新解釋憲法第九條,「雖不承認交戰權,但也不否認集體自衛權。」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以2012年日本宣布釣魚台國有化的事件相較,對北京來說,高市的台灣有事說比釣魚台歸屬更嚴重,而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反應還算輕微,他認為雙方都有克制。
也有學者認為,眷村保存的核心應是人際記憶與軍眷文化延續,若僅著重商業租賃與短期活動,恐讓眷村淪為文化消費場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團隊曾分析,左營眷村逐漸出現「外來創意與在地情感」的雙軌現象,新進團隊與原住戶互動有限,文化脈絡易被稀釋。
國史館今天舉辦「2025年李登輝紀念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郭育仁表示,前總統李登輝將民主、自由、人權鑲嵌在台灣的主體戰略中,並透過明德專案小組的運作,讓台灣從棋子變棋手主動因應局勢,並與美日建立共同體的概念,這也連結...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於11月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教授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指出,中日已進行外交官員會晤,日方表達不會撤回言論的立場,並說不影響1972年建交立場,而中方無法接受,要求高市一定要撤回發言,雙方陷入僵局。
此次工作坊邀集多位重磅級引導教練共同授課:臺北商業大學創意設計與經營研究所黃鼎豪;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陳彥甫;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懿純;東海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蔡坤霖;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夏晧清;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王錫安...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劉嘉茹(圖右)11月19日與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圖左)簽署合作協議書,宣示攜手建立跨域學研合作平台,深化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等合作,期能推升研發技術、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圖/金屬中心提供、文/高...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宣示將在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三大面向深化合作,攜手打造跨領域學研平台,為南台灣科研能量注入全新動能。雙方盼透過整合學界與法人資源,加速技術創新、擴大產業應用,進一步推動區域產...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已於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南臺灣科研版圖再添重量級合作!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於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宣告跨界整合正式啟動。雙方將以科技研發、人才培育及設備共享為三大核心,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為南部產業鏈注入更強科技動能,也為台灣未來的產業...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已於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於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昨(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與國立中山大學已於1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以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培育與設備共享為核心目標,攜手建構跨領域學研合作平台,促進技術研發、學術交流與產業升級。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師生聯手創作年度製作《蝶變纏身》,11月22、23日將於中山大學逸仙館隆重登場。作品不僅獲得文化部補助,更成為全臺首個採用「劇場綠皮書」(Green Book)永續劇場製作原則的大專院校製作,展現劇場藝術回應時代議題...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師生聯手創作年度製作《蝶變纏身》,11月22、23日將於中山大學逸仙館隆重登場。作品不僅獲得文化部補助,更視為全台首個採用「劇場綠皮書」(Green Book)永續劇場製作原則的大專院校製作,運用回收紙箱製作特殊造型...
「數拍子一點也不困難啊!而且老師說,舞蹈最需要的元素就是『簡單』。」同樣來自非舞蹈科系,就讀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的李國堯,也參加了這堂工作坊,他發現透過單純的數節拍,反而最能直接看出個人特質。當過程少了複雜的詮釋,身體自然發展出來的姿態,都是...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師生聯手創作年度製作《蝶變纏身》,11月22、23日將於中山大學逸仙館隆重登場。作品不僅獲得文化部補助,更成為全臺首個採用「劇場綠皮書」(Green Book)永續劇場製作原則的大專院校製作,展現劇場藝術回應時代議題...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師生聯手創作年度製作《蝶變纏身》,11月22、23日將於中山大學逸仙館隆重登場。作品不僅獲得文化部補助,更成為全臺首個採用「劇場綠皮書」(Green Book)永續劇場製作原則的大專院校製作,展現劇場藝術回應時代議題...
這次的桌遊課程由多個單位及企業共同促成,在國立中山大學管院USR「產學合創‧在地共榮–永續協作平台2.0」支持下,並由「玩轉海洋永續力—海洋永續桌遊設計與推廣」計畫執行。希望透過一次遊戲開始的思考,能在孩子心中埋下關心海洋的種子,讓永續不只...
國立中山大學助理教授林傳凱分享,劉振源的創作始終緊扣礦工生活與礦區地景,不只是藝術表現,更是地方產業的歷史紀錄。「這樣的題材在當年容易被扣上左傾的帽子,但他從未退卻。」林傳凱說,他在田調中遇到許多曾受教於劉前輩的學生,大家都記得他是一位為學...
文化部補助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年度製作《蝶變纏身》11月22、23日在逸仙館公演, 領先全台大專院校採行劇場綠皮書(Green Book)永續劇場製作原則,用行動回應時代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