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中山大學「光的革命」 助攻失智症藥物開發(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03-25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研究用光來改造分子,透過「逆向合成」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而且利用光催化僅需4分之1的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的重要成分。
中山大學護理首屆招生45名 教學融入國際視野及創新科技(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03-25
護理人力面臨短缺問題,中山大學新學年度將設立護理學系學士班,首屆招收45名學生,培養成未來生力軍。校方表示,課程設計上除了護理核心能力外,也將融入國際視野與創新科技,如國際交換相關課程,並納AI、AR、VR等內容,促進多元學習。
光催化合成阿茲海默症藥物 中山大學突破性研究登國際期刊(聯合新聞網)
2025-03-25
光也能製藥!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以光催化技術,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僅需4分之1的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登上權威化學國際期刊。
中山大學助攻失智症藥物 登權威化學期刊(中央社)
2025-03-25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利用光催化技術,以更低成本、更高生產效率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權威化學期刊。
崑大舉行「新型專班招生推動工作坊」 研討教育方針招攬菲籍生來臺就學(經濟日報)
2025-03-25
此次崑山科大主辦工作坊,與副召學校正修科大、明新科大聯合協辦,來自北中南的30所大學共48位代表熱情參加,尤其包括中央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及中山大學等知名學校。這些學校在活動中進行了經驗分享與深入討論,協助夥伴學校制定有效的招生規劃。
中山大學副教授廖軒宏團隊 助攻失智症藥物降成本增效率(工商時報)
2025-03-25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透過光催化的「逆向合成魔法」,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利用更環保的光催化,僅需4分之1的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期...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開發阿茲海默症用藥關鍵成分 榮登國際權威期刊(鮮週報)
2025-03-25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圖中)團隊採行有別傳統Uphill逆向合成策略,結合光催化(photocatalysis)技術、掌性磷酸催化劑(CPA)與連續流體化技術與光反應(continuous-photoflow synthesis)...
光的革命!中山大學助攻失智症藥物登權威化學期刊(台灣好報)
2025-03-25
用光來改造分子!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施展光催化的「逆向合成魔法」,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利用更環保的光催化,僅需4分之1的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化學期刊...
用光來改造分子!中山大學助攻失智症藥物刊登權威化學期刊(今傳媒)
2025-03-25
用光來改造分子!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施展光催化的「逆向合成魔法」,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利用更環保的光催化,僅需4分之1的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化學期刊...
中山大學光催化研究如「水往上流」助阿茲海默症藥物登國際期刊(漾新聞)
2025-03-25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成功施展「光的魔法」,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限制,利用光催化進行逆向合成,在溫和條件下高效率製備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關鍵成分,不僅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更將成本壓至四分之一。這項創新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
合庫響應公益減碳 去年減碳量相當2.43座大安森林公園(經濟日報)
2025-03-24
另協助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執行海草復育及與國立中山大學協力推展海洋永續發展及海洋生物保育,保護諸多瀕危或受脅物種,維護當地豐富生態圈,免除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確保生物多樣性。
探尋安樂死議題 中山大學生劇本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產經新聞網)
2025-03-24
安樂死議題至今爭論不休,隨著時代變化與醫療的進步,人們深陷自己或親人的病痛折磨,在對生命無常性感到困惑及掙扎時,也對於生命的決定權有更多的看法。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從電門梯哏圖發想,結合偵探尋找病人想法的真...
沈旭暉專欄:川普2.0─各國的危機與應變?(風傳媒)
2025-03-24
川普要求「盟國」大加軍費,最積極響應的是波蘭;但其實就算沒有川普的壓力,波蘭也會充滿危機感地全力自我武裝。此刻波蘭不但是北約內部在美國之外,唯一主動加軍費到GDP 5%的國家(今年更可能高達6%),還醞釀全民徵兵,又大舉購買各國先進軍備,這...
風起大漁─專訪「山津塢」談台灣大漁旗文化復興(自由時報)
2025-03-24
2014年至2016年期間,李怡志為旗津撰寫《港都人生:鹽埕市井》及《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等2部與林佩穎共同著作的報導文學作品,在旗津展開田野調查,意外從訪談的漁民口中發現,大漁旗曾是漁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喚起他童年記憶,「我的外公也...
國家戰略+AI快速發展 陸大學學科轉型聚焦「新工科」(旺報)
2025-03-24
為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加上AI、大數據、新能源等領域快速發展,催生新型工科人才迫切需求。今年以來大陸各大學加快學科調整步伐,發展「新工科」成為重點發力方向。例如復旦大學提出要整合跳出學科框架,重塑復旦的新工科門類;中山大學也表態將新工科作為未...
高雄智慧城市展開幕 林欽榮:展現大南方科研實力(中時新聞網)
2025-03-24
智慧醫療也是此次一大亮點,為迎接台灣2025年超高齡社會,16家醫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以「永續×AI=智慧醫療新未來」為主題打造「智慧醫療主題館」。
中山大學學生劇本詼諧探討安樂死 獲教部創作獎特優(中央社)
2025-03-24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透過詼諧風趣故事探討安樂死,劇本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戲劇劇本項」特優,並由劇藝系114級畢業製作搬演登台。
響應聯合國SDGs 屏東養蛙業者跨足生態教育(中央社)
2025-03-24
他以馬來西亞三角枯葉蛙為例,在繁殖過程中發現無商業價值,成功後技轉給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作學術研究,另也藉由分享同科、同屬蛙類養殖經驗,協助學術單位保育台灣原生種,如諸羅樹蛙與莫氏樹蛙等。
台灣2所老牌大學有望合併!這間45年頂尖大學證實了,後續規劃曝光(風傳媒)
2025-03-24
此次會議旨在重新啟動兩校合校的討論,來自高雄大學的超過20名校內高層管理人員應邀參加。中山大學表示,合校是否實現將經過兩校校務會議表決,若表決通過,則高雄大學計畫於6月召開校務會議進一步討論。
華碩胡書賓出席高雄智慧城市展 分享展會三大主題(經濟日報)
2025-03-24
推動綠色轉型,集結產官學研打造永續未來 本次展覽邀請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南台灣知名學府,以及10家新創企業,展示能源管理、資源循環、智慧農業、綠色製造等領域的創新技術。同時,日月光投控(3711)、台灣中油、台電等企業也將展出...
打造AI賦能城市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開展(經濟日報)
2025-03-24
智慧醫療是本屆智慧城市展的一大亮點,展區以「永續× AI = 智慧醫療新未來」為主題,集結南臺灣18家醫療院所與大學,呈現智慧醫療創新應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旗津醫院、大同醫院、小港醫院、鳳山醫院、聯合醫院、岡山醫院、民生醫院、高雄秀傳紀念...
成大「成功盃個案競賽」激盪創新火花 AI醫療個案切入產業真實脈動(經濟日報)
2025-03-24
最受矚目的「人工智慧」主題,鎖定AI在醫療產業的實務應用,由藝群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王正坤醫師擔任評審長,攜手中山大學徐士傑教授、遠見雜誌副社長李建興共同組成評審陣容。三位業界與學界翹楚,不僅從策略實務、商業模式到產業趨勢全面審視參賽隊伍表現...
中山大學劇藝系李卓穎首部原創劇本《電門梯》關注病友權益 114年畢製登台公演(鮮週報)
2025-03-24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學生李卓穎取材哏圖發想首部原創劇本《電門梯》,結合偵探尋找病友想法真相,關注醫療照顧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等議題,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戲劇劇本特優,結合114級畢業製作登台公演。
探尋安樂死議題 中山大學生劇本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品觀點)
2025-03-24
安樂死議題至今爭論不休,隨著時代變化與醫療的進步,人們深陷自己或親人的病痛折磨,在對生命無常性感到困惑及掙扎時,也對於生命的決定權有更多的看法。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從電門梯哏圖發想,結合偵探尋找病人想法的真...
探尋安樂死議題 中山大學生劇本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台灣好報)
2025-03-24
安樂死議題至今爭論不休,隨著時代變化與醫療的進步,人們深陷自己或親人的病痛折磨,在對生命無常性感到困惑及掙扎時,也對於生命的決定權有更多的看法。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從電門梯哏圖發想,結合偵探尋找病人想法的真...
探討安樂死議題 中山大學生劇本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今傳媒)
2025-03-24
安樂死議題至今爭論不休,隨著時代變化與醫療的進步,人們深陷自己或親人的病痛折磨,在對生命無常性感到困惑及掙扎時,也對於生命的決定權有更多的看法。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從電門梯哏圖發想,結合偵探尋找病人想法的真...
為「完整學習」延後放榜 折磨考生、大學的新制想改革卻被卡死(太報)
2025-03-24
目前就讀中山大學的洪羽臻,也是新制考招的首屆學生,她記得高三下學期時,就連老師上課都會說,「現在上的是選修,要考分科的人再讀就好」,她認為完整學習是理想,但實際上不少人會篤定只進行個申,他們多半不願再花心力在高三下課程,「沒有考試,大家也沒...
彰化舊社唯一博士提前退休務農寫書 發表故事書回饋家鄉(聯合新聞網)
2025-03-22
二林鎮公所今在舊社信仰中心代安宮為黃慶祥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二林社大校長謝四海、台北仁濟醫院總院長李龍騰等人到場。鎮長蔡詩傑表示,舊社故事書對地方記事鉅細靡遺,他看完才知道舊社發展的整個輪廓,對黃慶祥自中山大學退休後埋首田野調查和書寫的付出...
暨大師生訪愛媛大學交流 日本學者關注台積電(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03-21
暨大、台灣海洋大學、東海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與日本日本高知大學、千葉大學、信州大學、龍谷大學共組台日聯盟(TJA),暨大校長武東星擔任首屆會長,目前是由高知大學校長受田浩之擔任會長,繼續深化台日高教的合作。
中山大學劇藝系學生李卓穎創作劇本「電門梯」,詼諧風趣的關心醫療照顧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等複雜議題,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戲劇劇本項」特優,並由該系114級畢業製作搬演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