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影音》帶老外逛左營 中山大學國際師生走踏舊城

發佈日期: 2022-02-14

【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提供】國立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計畫)左營場域「渡.左營」團隊舉辦「『黑白喇會客室』之『老外逛左營』」活動,中山大學國際師生至蓮池潭邊的舊左營走踏市場、老街,並嘗試與在地商家、民眾接觸溝通,實地體驗台灣在地文化。

此次「老外逛左營」活動內容為HISP計畫「渡.左營」團隊與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江德曼(Thiombiano Dramane Germain)共同設計,邀請中山國際學生參與,師生國籍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學生由HISP計畫成員引導,在舊左營的哈囉市場、左營大路、西陵街活動,每位學生需尋找「具有台灣特色」或「對自己有用」的商品。
 
活動中,江德曼希望學生思考並實踐:在因為文化及語言差異而可能造成誤會的前提之下,該如何表達自己想買某樣東西?由於參與的學生大多不會說中文,對於台灣的文化亦不甚熟悉,因此在活動過程中,HISP計畫成員在解釋商品意涵、用途等方面會視情況予以協助,但原則上均須由學生自行與商家交涉購買。活動過程中難免出現誤解情況,例如有學生在「余足豆花」想買豆花,但在溝通過程中,店家的理解卻是學生想買冰。江德曼正是期待學生體驗並學習如何處理這樣的文化、語言誤解。
 
參與本次活動的國際學生大多表示,從未想過在高雄最繁華的的市區旁邊居然有舊左營這樣保留臺灣傳統的地方。許多學生在回饋中均有語言溝通與文化面向的內容,例如來自法國的Juliette Selex表示在點餐時碰到障礙、也不太能接受部分飲食的口味,但能理解這些傳統在地的味道;來自俄國的伊戈爾.索伯列夫(Igor Sobolev)因為會一點華語,聽得懂左營大路上的「順芳堂香舖」老闆解釋「擲筊」的意義,因此興高采烈的買了一對筊杯。來自菲律賓的周華金(Joaquin Alfonso Vega Toledo)則提到,哈囉市場販售的形式與商品很像他家鄉的市場,讓他一瞬間有回家的感覺。
 
針對舊左營的現況,亦有部分學生提出見解或建議。Juliette Selex觀察到,舊左營有許多產業及文化正在快速消逝。周華金認為,舊左營的進步並不必然代表要捨棄過去的一切,反之應該是要保留這些傳統店家所展現的在地文化,並將之傳遞給下一代。同樣來自菲律賓的嫘喜麗(Healy Mareh N. Reyes)則提到舊左營非常值得大眾更多的注目,但在現今科技進步與全球大疫的情況下,舊左營的商家需要思考,如何運用新技術建立及保留與新舊顧客的連接、嘗試新的宣傳手段,且也需要引入年輕一代的力量,從他們的視點來傳播舊左營。
 
負責HISP計畫左營場域的博士後研究員葉維俐表示,「老外逛左營」的初衷是希望讓老舊社區注入創新活力,提高區域能見度,並引發青年們對鄉土的關懷。HISP團隊則扮演hub(樞紐)的角色,串接難以交會在一起的人事物。前幾次「老外逛左營」活動,HISP計畫帶領外籍生以直播形式至舊左營在地商家進行體驗,像是西陵街傳統糕餅手作、建業新村眷村文化等。在地商家們一開始因為語言不通而感到緊張,但在活動結束後多有好評,例如西陵街的「福田傳統糕餅手作」甚至表示:「這是我們家60多年來第一次有外國人來,台灣傳統糕餅職人走向國際,夢想成真!」她認為帶領國際學生在舊左營體驗在地商業文化,可從中看到各國人士的不同消費習慣,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亦是很有趣的觀察。值得一提的是,這群國際學生在台已數月至一年不等,但皆從未踏足舊左營,本次活動讓他們有很深刻的舊台灣印象。而對於在地商家來說,因為語言不通,亦是經歷了一次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未來將適時地將新的刺激帶給在地夥伴們,促使在地繼續保持活力。
 
HISP計畫左營場域召集人、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李思嫺則表示,平時在舊左營地區看到外國遊客,大多是在可停泊遊覽車的龜山附近,或宮廟聚集的蓮池潭邊。此次「黑白喇會客室」以徒步方式帶領外籍生深入當地生活圈,並設計最日常的小採購來與在地商家近距離互動,除了讓外國朋友有機會更清楚窺見真實的在地生活樣貌,提出「不只是遊客」的觀察回饋;對地方來說,更是一場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擾動,是一次直接體驗未來城市轉型可能面對的衝擊。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