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力挺中山新設後醫系 《公事好好說》線上直播開講

發佈日期: 2021-03-09
國立中山大學力拚申設後醫系,校長鄭英耀3月8日親上《公事好好說》廣播節目,與高雄市衛生局主任秘書王小星、高雄市原住民議員范織欽,線上直播討論「南部地區需不需要大學設置新的醫學系,來培養新的基層醫師?」市府官員與民代先後提出城鄉醫療差距、山地原住民醫療困境等問題,一致認為,中山大學後醫系的成立有其必要性,並可透過智慧醫療人才的培育,縮短台灣南北醫療資源落差,進而實踐台灣醫療轉型正義。

這場廣播節目由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兼管理學院副院長郭瑞坤主持。郭瑞坤教授透過數據呈現中山大學成立後醫系的必要性,他指出,2017年全台灣每平方公里,職業醫事人員是8.28位,但在台北地區就有42.89位,高屏澎東卻只有4.93位,遠低於全國的標準,透過這項分析,可看出南北醫療資源的差距。

「我們原住民不敢生病哪!」原住民議員范織欽表示,山地原住民因交通不便、專業醫師及醫療設備不足等,造成全國平均壽命相較於漢人少8.3歲,「這對原住民是很大的隱憂,甚至是不公的現象」。他也提出,早期公費醫師有原住民保障名額,不少原住民公費醫師,畢業後回鄉就留駐家鄉,專心為族人治病,如今,隨著原住民公費醫師保障名額日漸減少、加上老一輩原住民公費醫師逐年退休,他擔憂台灣醫療城鄉差距恐越來越大。

如何讓公費醫師願意長期留駐偏鄉服務?范議員表示,首先要解決的是醫師調度問題,讓公費醫師願意長期留駐當地,而不是只當過客「來了就走」;其次是文化差異,因應平地漢人與山地原住民生活習性不同,公費醫師如果無法融入當地,許多族人會捨棄去衛生所看病,直接轉往市區看病,失去當地醫療單位功能。

他強調,當地族人需要的公費醫師,是有愛心、有耐心、真正願意為族人服務的良醫。而中山大學規劃建置的後醫系課程,包括:讓公費醫學生在求學階段至少花1百個小時投入義務醫療服務、及利用2個月時間到偏鄉離島等,這些都有助讓學生提前熟悉未來醫療服務環境,將來更可融入部落,關心族人的身心理健康。

衛生局王小星主任秘書則指出,民國108年每萬人口的西醫師數比,高雄市是24.11,光看平均數是高於全國平均數20.97,可是如果更進一步分析,高雄市38個行政區中,田寮、甲仙、杉林、永安等7個偏鄉行政區,目前西醫師平均職業人數是低於3人以下,這反映出高雄市在山地偏鄉醫療部分,需要被正視及有待提升。

王小星主秘指出,高雄市在推動偏鄉醫療這塊,對於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發展非常重視。對於中山大學申設後醫系,市府非常樂見中山大學未來透過智慧、遠距醫療等跨領域科技的整合,培育出智慧醫療人才、醫師科學家,讓台灣醫療教育走向多元,為高屏澎東地區建置更完整的醫療網絡,滿足離島偏鄉居民的醫療需求,讓當地居民可不用再為了看病,舟車勞頓跑到外地。

鄭英耀校長強調,就南北醫療資源差異來看,台灣現階段急需推動「醫療轉型正義」,中山大學可透過頂尖豐沛的學術能量,為高屏澎東離島偏鄉地區,培育出智慧醫療人才。他舉例,新冠肺炎流行當下,歐美人士不習慣戴口罩,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即進行跨國研究,指出氣膠傳播可能為COVID-19無症狀患者傳染途徑,該研究後來榮獲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刊登。中山電機系團隊則發明「自我注入鎖定雷達」,打造全世界第一套「非接觸式生理感測系統」,能即時量測心跳、呼吸及體溫,用雷達遠端來照顧居民健康。此外,中山大學也擁有全台唯一正子攝影晶體實驗室,具有生產醫療影像正子攝影需要的關鍵核心材料「單晶晶體」的實力,「這些都是中山領先全台的強項」。

鄭校長也指出,公費醫學生畢業後,學校打造「公費醫療生態系統」,結合公費制度、醫中場域及學校資源,讓公費醫生在小鎮累積足夠的社區臨床經驗,可回到醫學中心繼續醫生職涯成長或出國深造,亦可回中山大學選擇進修學位培養研創能力,「三位一體」架構築成公醫正向生態,之後再將行醫研究創新成果共享給學校和醫學中心,並支持正在偏鄉服務的學弟妹,如此形成生生不息的公費醫療生態體系,「讓小鎮醫師看得到未來!」使臺灣醫療無偏鄉。

高雄廣播電台《公事好好說》節目由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群輪流擔任主持,邀請民意代表、政府主管機關、社區、企業界或公民團體代表對話激盪,討論公共時事議題、分享在地創新經驗。聚焦高雄、關懷台灣、放眼國際。

節目收聽網址:
https://www.kbs.gov.tw/index.aspx#/ProgramIntroduction_detail?id=eaa84974-97b9-4343-aa44-2ecfc0e09dae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