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山大學推「食育」課程 學生自選海鮮編菜單

發佈日期: 2019-12-12
大學師生與飯店業者合作,齊力讓海鮮文化變海洋文化!國立中山大學首度攜手高雄翰品酒店,將「食育」融入課程,讓學生親自挑選食材、設計菜單、採買處理、擺盤及介紹菜色(說菜),除嚴選符合「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中、環境友善的綠燈魚種,包括文蛤、虱目魚、牡蠣、吳郭魚、烏魚等,也帶領學生思考食材的在地性與特色,反思台灣的海鮮文化、生態保育及資源利用等課題。

「永續漁業」為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海洋與海岸管理」課程內容,多年來透過不同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台灣海鮮文化與漁業資源的現況。授課教師、海工系副教授陸曉筠指出,從檢視日式料理店的海鮮食材、校園自煮,到旗津灶咖料理,過程中一直在尋找具永續理念的店家,因發現翰品酒店堅持在地食材與友善海鮮,同時推動拒吃魚翅的理念而開啟合作契機。

課程中,廚師們協助指導,讓學生透過創意設計,將永續海鮮料理落實在餐桌上,像是用臺灣鯛做成滑蛋魚片、土魠魚羹;採用澎湖當季捕撈的中卷做成的蒜香中卷;利用澎湖海菜與當地捕撈的丁香魚做成湯品、動手做永續養殖的鱸魚水餃等。中山大學學生展現巧思,最後將料理命名為「管鮑之交」(中卷與杏鮑菇)、「翡翠落玉盆」(澎湖海菜與丁香魚)等,菜卡也由學生自行設計繪編,希望為永續海鮮貢獻己力。

「消費者的決定可以改變環境,當我們宣示為海洋國家的一份子,更應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重拾我們對海洋的尊重。」陸曉筠表示,國外的海鮮看守行動已行之有年,也開始有餐廳在不同季節換上不同的海鮮指南;看守海鮮行動除了為環境,也為自己的健康,因吃錯魚可能也吃下過量的重金屬物質。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之利用與保護相對重要,其中漁業資源更值得全民關注,為打造生態、安全、繁榮之優質海洋國家,今年11月20日政府公布「海洋基本法」,希望能夠保障世代人民都擁有海洋的權益,扭轉台灣被批評「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的印象。

「海洋與海岸管理」為中山大學ORCA(虎鯨)共學群課程,期能透過師生共學,重拾臺灣的海洋意識;透過永續海鮮餐飲引導學生秉持明智使用(wise use)的理念,有智慧地選擇吃下肚的海洋資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