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山大學產學攜手 打造全國首艘科研水下載人載具
國立中山大學、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中信造船及台船今(1)日於台北召開記者會,共同宣示投入研發全台第一艘由國人自製的水下載人載具(潛艇),並協力培育相關產業人才。透過產學研合作,五大單位合力組成「科研水下載人載具開發聯盟」,規劃五年內整合開發科研水下載人載具(潛艇),並積極培育相關人才,預計可加速目前台灣正進行的海洋綠能計畫,包括離岸風力發電、黑潮發電與深層水等,並可支援軍方聯合演訓、軍事探查及水下救援。
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記者會表示,今年夏天有很多驚奇,從福衛五號發射到外太空到未來中山大學的內太空深海探索,不僅是產、學、研合作的新里程碑,也對培養更多海洋探究學者有相當的幫助。中山大學等5個單位共同成立「五虎將」聯盟發展水下潛艇,5年後MIT完成潛艇打造,勢必寫下新的歷史,讓國人寄予無限期待,教育部將全力支持。
台灣首次整合海洋與工程團隊投入此一重要研究。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指出,水下載人載具(潛艇)是海洋科研探索與水下作業的一大利器,也是軍事探查與水下救援不可或缺的工具。「海洋」是中山大學的特色之一,透過過去教育部邁頂計畫經費的大力支持,整合校內工程與海洋科學專業能量,結合國內海洋科技相關學術研發單位、造船、精密加工、材料、電子、資訊等相關產業共同開發水下載人載具。同時藉由跨領域、跨校及跨單位組成的產學師資團隊,跳脫一般傳統修課模式,以教學創新翻轉學習,藉由扎實的產學實作,使學生能力緊密與載具相關的產業結合,達成學用合一、為國育才的目標。
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致詞時提到,此專案在5年後會展現出台灣「走向海洋」的實力,不僅是海洋研發、軍事探查等,未來也有能力投入國際災難救援,例如有飛機在海上失事時,台灣就可派出水下載具協助。
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王兆璋強調,自製水下載人載具(潛艇)主要目的並非降低成本,更深的意涵在於,藉由這個過程吸引有志青年投身海洋領域,掌握自有技術,為推動海洋產業預作準備。政府現正推動的多項與海洋能源相關的經濟建設及學術發展,皆須在不同的海洋環境與深度條件下施工運作;對於水下科學調查或施工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觀察者(科學家)或操作者(施工人員)搭乘小型潛艇親臨現場。目前國家能源計畫全力推動的離岸風力場之環境水深約為五、六十公尺。以滿足此需求出發,「科研水下載人載具開發聯盟」將分階段規畫設計,並發展出操作深度達1500公尺的小型潛艇。這將對台灣海洋科學研究與工程建設有極大助益。
中山大學第一年將投入兩千五百萬元,以五階段進行研發與測試以確保系統安全穩定。科研潛艇應用廣泛,除了科研教育使用外,應用上可擴及中油、台電、中華電信、海事工程業者之付費營運。五大發起單位接續將邀請其他相關單位共同加入,期能提升國內海洋科技的研發能量與水準、聯結技術的產業出海口、累積海洋科技產品開發與系統整合經驗及建立軍事救援與演訓能力,同時培育出具備海洋知識與即戰力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