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全民科學週」(台灣時報)
高市教育局與中山大學昨天在中山大學附中竹銘錧前廣場舉辦「一Ο六年度高雄市全民科學週」開幕典禮,有十二校一千六百位學生參與展現創客動手做精神、體驗科學,場面精彩有趣。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中山大學副校長陳英忠及高雄巿三十五所參與全民科學週各中小學校長等參與。活動結合大學教授及各參與中小學教師共同討論,以日常生活相關的科學應用為題材,以趣味及活潑的方式介紹主題相關的科學知識,以動手做來設計闖關活動。
陳英忠表示,學生透過操作的過程,能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增進科學基本知識並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
黃盟惠指出,提升高雄市學生科學素養是刻不容緩的事,透過動手操作與團隊合作可以讓學習翻轉,並且對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創造力、認知理解、問題解決等都有正面顯著的影響。
高雄市全民科學週計畫由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山大學附中校長郭啟東博士所主導,協助教師設計自然科學課程連結闖關活動的方式,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強學生觀察發掘和發表答問的能力,在互動中分享學習的意義,以達到促進學生多元學習、培養多種關鍵能力的目標。
今年全民科學週開幕有十二所學校約七百五十位校外的中小學生及校內八百五十位學生參加,活動主題多元包括綠能智慧車、奇異生物、用手機玩光學、太陽能車、地球的宇宙旅程等二十四項,其中,手機玩光學最為特殊,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與一片透明光碟就可以觀察到光譜,拍下不同光源光譜可以觀察光譜間的差異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手機鏡頭的感光元件可以偵測到遙控器發射出來的紅外光波段訊號。
2017-03-04╱台灣時報╱第11版╱高雄都焦點〔記者呂佩琍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中山大學副校長陳英忠及高雄巿三十五所參與全民科學週各中小學校長等參與。活動結合大學教授及各參與中小學教師共同討論,以日常生活相關的科學應用為題材,以趣味及活潑的方式介紹主題相關的科學知識,以動手做來設計闖關活動。
陳英忠表示,學生透過操作的過程,能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增進科學基本知識並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
黃盟惠指出,提升高雄市學生科學素養是刻不容緩的事,透過動手操作與團隊合作可以讓學習翻轉,並且對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創造力、認知理解、問題解決等都有正面顯著的影響。
高雄市全民科學週計畫由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山大學附中校長郭啟東博士所主導,協助教師設計自然科學課程連結闖關活動的方式,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強學生觀察發掘和發表答問的能力,在互動中分享學習的意義,以達到促進學生多元學習、培養多種關鍵能力的目標。
今年全民科學週開幕有十二所學校約七百五十位校外的中小學生及校內八百五十位學生參加,活動主題多元包括綠能智慧車、奇異生物、用手機玩光學、太陽能車、地球的宇宙旅程等二十四項,其中,手機玩光學最為特殊,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與一片透明光碟就可以觀察到光譜,拍下不同光源光譜可以觀察光譜間的差異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手機鏡頭的感光元件可以偵測到遙控器發射出來的紅外光波段訊號。
2017-03-04╱台灣時報╱第11版╱高雄都焦點〔記者呂佩琍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