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師生赴日流山見學 踏查宜居永續、文化創生及性別友善的公民社會

發佈日期: 2025-11-06
【社創所/公事所提供】在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計畫」推動下,社會創新研究所與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師生一行二十餘人,近日赴日本千葉縣流山市展開深度見學之旅。本次活動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透過實地參訪,觀察一座以公民參與、永續城市規劃與生活友善聞名全日本的「森林城市」如何誕生,讓學術研究與國際實務緊密接軌。

流山市的面積僅相當於新北市汐止區的一半,卻擁有相近的人口規模。作為東京通勤圈的一部分,它以「宜居、育兒友善」的城市形象脫穎而出,連續六年蟬聯日本市級自治體人口成長第一名。這樣的成就來自一位以「城市CEO」自我定位、執政長達22年的市長——井崎義治。日本地方首長沒有任期限制,井崎市長能長期連任六屆,不僅因為穩定政績,更因他為城市注入持續性的願景。他認為地方衰退的根源在於缺乏長遠藍圖,因此以「宜居+吸引觀光」為核心方向,推動高密度綠化與建築管制,建立「綠鍊認證」(Green Chain Certification)制度,要求開發商「開發的同時,也要把自然帶回來」。

在他的規劃下,流山市增建大型演藝廳、廣場與便利交通設施,讓城市在保留自然的同時也兼顧生活便利。這種兼顧生態與生活品質的設計,吸引大量雙薪家庭移入,形成以生活為核心、以市民為主體的城市新模式。井崎市長更以實際政策解決家庭的日常困境,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專為雙薪家庭設計的「托育接駁」制度。每天早晨,市府的接駁車會在流山車站接送孩子前往幼兒園,家長則可直接搭乘電車通勤東京,既減輕育兒壓力,也縮短通勤時間。井崎市長強調:「政府不該只發補助金,而是要提供生活上真正有感的支援。」因此政策從金錢補助轉向制度創新。十年間,流山市托兒所數量成長六倍,女性就業率明顯提升,並因優渥條件吸引教保專業人才移入,使照顧品質與家庭幸福感同步提高。

參訪團隊的第二個見學重點,是以傳統產業帶動地方再生的典範——白味醂博物館。流山市自江戶時代即以釀造味醂聞名,被譽為「白味醂的故鄉」。為延續這項珍貴文化資產,市府於2025年3月成立白味醂博物館,導入「指定管理者制度」,委託民間團隊流山旅遊設計株式會社(Nagareyama Tourism Design)經營。該公司代表吉河智彥表示,博物館不只是展示場,更是「發酵文化」旅遊網絡的核心。它連結周邊釀造廠與食品工坊,打造以「發酵美食」與「健康生活」為主題的觀光路線,結合共享單車與電動交通,讓旅遊兼具文化深度與環保理念。他指出,政府願意開放公共資產,讓民間創意與專業進入,是成功關鍵。白味醂博物館的例子說明了公私協力如何讓傳統文化轉化為新型地方品牌,為社區創造新的經濟動能。

除了市府與企業的創新能量,流山市另一個亮點是女性政治參與的活躍。參訪團隊拜訪了兩位地方議員——近藤美保與矢口輝美,她們都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推動更貼近生活需求的城市政策。曾受邀至中山大學演講的近藤美保,目前是流山市議會副議長。她的參政理念簡單而堅定:「讓女性能安心生活的城市。」她推動的「孩童食堂」計畫已遍及全市二十多處,串聯高齡者與育兒家庭,累積跨世代的社會連帶。近藤強調,議員的責任是傾聽,也要引導市民理解公共責任。因此,她支持嚴格的廣告物管理條例、倡議將兒童補助改為提高教師人力與薪資,從根本改善教育品質。

另一位議員矢口輝美的人生故事更具啟發性。她原是家庭主婦,因丈夫公司破產而二度就業,開設補習班協助學習落後的孩子。後來,她為了讓女兒能在更好的城市成長,決定投身政治。流山市開放素人參政的制度,使她有機會從教育走向公共治理。矢口以女性視角推動避難所設計改革,讓防災計畫更貼近家庭需求,成為性別主流化的具體實踐者。

在見學行程的最後,近藤議員親自帶領團隊前往「流山大鷹之森站」周邊,實地介紹城市設計理念。從公園綠帶、步道寬度到行道樹選種,她一一說明背後的思考——每一個小細節都是為了讓居民「更自在地生活」。當團隊在公園中休息時,許多孩子主動跑來與近藤議員打招呼,笑聲此起彼落。這一幕讓中山大學的師生深受感動,也更明白流山市的魅力不僅在於建設完善,更在於官民之間建立的信任與情感。

社創所與公事所成員總結指出,流山市的成功在於公民社會的成熟:政府能傾聽、市民願參與、企業願合作。這種三方共創的治理模式,使城市不只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種共享的生活實踐。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計畫」致力讓學生透過國際比較,理解地方治理的多元樣貌。此次見學讓師生深刻體會,日本地方城市的創新並非源自高額預算,而是來自「願景清晰、治理持續、社會信任」的長期經營。從托育接駁到味醂文化,從公私協力到女性參政,流山市以具體行動詮釋了一座民主城市的生命力。這趟見學之旅,不僅是一次國際觀摩,更是一次關於「如何讓城市更適合人居」的深度思考,也為台灣的地方創新與公民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啟發與想像。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