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深化臺日教育交流 中山大學師培生拓展國際素養

【教育所/師培中心提供】在教育部「有教無界 未來無限 Borderless Teachers」專案計畫支持下,中山大學「2025 中山雙語師培全球教育視野計畫——臺灣與日本國際教育跨文化交流」由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張至慶帶隊與9位師培生前往日本進行為期兩週的教育見習。此次行程橫跨京都與名古屋地區,拜訪京都大學、京都花園中學、京都教育大學附屬中小學、名城大學附屬中學等教育機構,透過參訪、觀課、試教與文化交流,全方位體驗日本教育體系與校園文化的豐富樣貌。中山教育所暨師培中心此次再與花園中學簽訂合作協議,希望培養具備國際素養、文化理解、人文關懷、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之師培生,並為未來深化臺日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奠定基礎。

中山大學團隊與京都大學合作舉辦「AI x Education Dialogic Workshop」教育工作坊,邀集3位教育專家與10位京都大學學生共議AI與教學的未來可能。中山師培生參與京都大學教育相關課程,更展現教育專業與教育意識。在全英語環境中,師培生們綜合資料彙整與口語表達實力,積極發表教育觀點,亦藉由專業交流拓展對全球教育議題的理解。研討會參與學者、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育心理學教授Emmanuel Manalo勉勵中山學生能持續學習,期望有機會能將課堂中的所學應用在日後實際教學中;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學生藍予智也期許中山師培生保持對於教學的熱情與動力,「在教學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在京都花園中學,師培生深入參與其雙語與協同教學課堂,從課桌配置、教具應用到數位教材導入,皆展現出日本教育現場對細緻教學設計的高度重視。透過觀課師培生們也觀察到,教師之間流暢分工與教學默契,營造出動態而有層次的教學氛圍,為未來教師專業培育提供豐富借鏡。在深度觀摩日本教學現場後,中山師培生也分別於京都花園中學、京都教育大學附屬中小學與名城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全英語的臺灣文化教學演示。每一場教學皆進行主題式設計,包括中秋節文化、臺灣茶文化、八家將臉譜創作與原住民族文化體驗等。課程結合學生參與、視覺媒材與文化故事,帶來深刻的跨文化互動經驗,例如在介紹八家將臉譜意象後,學生親手設計專屬面具,或實際試穿陣頭長袍,進一步感受臺灣民俗藝術的魅力。 此次教學實作,師培生們不僅鍛鍊了課堂設計與調控能力,也提升跨文化溝通與團隊協作的技巧。在實地互動中,更深化了對本土文化的認識與詮釋力,將臺灣文化轉化為能夠被海外學生理解、共鳴的學習體驗,為未來的雙語教學實務奠定了紮實基礎。

此次教育見習總召、中山大學中文系三年級的王韻茹感謝教育所與師培中心行政團隊支援、張至慶老師帶領以及京都大學、花園中學教師們的悉心指導。她期許團隊從此次見習經驗中彼此學習、拓展視野,並懷抱開放而謙遜的心持續探索教育的多元可能。出團師培生們透過此次見習皆鼓起勇氣跳脫舒適圈,帶隊教師張至慶表示欣慰,學生勇敢突破自我,在異地現場深度參與與感受,期望這段經歷將成為師資生教學歷程的重要養分,為未來的教育工作注入不一樣的靈感與實踐力。

本次教育見習涵蓋課程觀摩、課堂參與與文化體驗等多樣交流活動,使中山師培生感受到異國文化中的人際交流與教育實踐樣貌,並展現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除了教學活動外,師生亦親身接觸在地生活與傳統文化,這些經歷也將轉化為臺灣雙語教育的前進動能。此次交流不僅展現雙方高度默契,也為未來持續合作奠下穩固基礎。期待日後雙邊能進一步深化實質交流,共同推動教育創新與師資培育國際化,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力的新世代教師。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