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億次不當資訊 中山大學守護青少年網路環境
【圖資處提供】當網際網路日益普及,加上影音媒體迅速發展,兒童與青少年面臨接觸不良網路內容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為了提升臺灣學術網路的內容安全,並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國立中山大學圖書與資訊處攜手教育部推動「臺灣學術網路(TANet)青少年網路內容防護計畫」,建置「不當資訊防護系統(Taiwan Academic Network Website Protection, TANWP)」防止學術網路環境中兒童與青少年接觸到不適當的資訊,單113年便成功阻擋不良訊息共25億次,目前已過濾逾2兆3千億筆瀏覽次數,並有效阻擋73億次不良資訊連線訪問,成效顯著。中山大學團隊並與教育部將防護技術應用至智慧型手持裝置,期望能協助家長建立家庭端的網路內容防護機制。
中山大學圖資處說明,計畫自107年起推動執行,阻擋包含色情、暴力、猥褻、賭博、危險及其他有害行為等類型的網路內容。系統已於112年度完成全國區域網路中心導入,防護範圍涵蓋全臺高、國中小學及其他教育學術單位。
目前計畫團隊持續進行不當資訊防護系統的維護與更新,定期至各縣市進行系統防護測試,並透過與政府單位、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TANet 使用者回報機制等管道來擴充防護清單,以提升整體防護效能。
中山大學圖資處處長鄺獻榮表示,網路時代變化快速,臺灣學術網路瀏覽次數每年增幅千億次,其中不良訊息更是逐年呈幾何倍數成長。未來將持續提升不當資訊防護系統的內容過濾技術,應用人工智慧(AI)技術研發主動偵測與防護機制,並強化與各區網中心、教育機構及相關組織之協作,共同建構跨領域的聯防網絡,以守護臺灣學術網路內容安全,提供兒童與青少年優質、健康的網路學習環境。
(公共事務組編修)
中山大學圖資處說明,計畫自107年起推動執行,阻擋包含色情、暴力、猥褻、賭博、危險及其他有害行為等類型的網路內容。系統已於112年度完成全國區域網路中心導入,防護範圍涵蓋全臺高、國中小學及其他教育學術單位。
目前計畫團隊持續進行不當資訊防護系統的維護與更新,定期至各縣市進行系統防護測試,並透過與政府單位、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TANet 使用者回報機制等管道來擴充防護清單,以提升整體防護效能。
中山大學圖資處處長鄺獻榮表示,網路時代變化快速,臺灣學術網路瀏覽次數每年增幅千億次,其中不良訊息更是逐年呈幾何倍數成長。未來將持續提升不當資訊防護系統的內容過濾技術,應用人工智慧(AI)技術研發主動偵測與防護機制,並強化與各區網中心、教育機構及相關組織之協作,共同建構跨領域的聯防網絡,以守護臺灣學術網路內容安全,提供兒童與青少年優質、健康的網路學習環境。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