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文化學習場域 中山大學攜2國中辦雙語營隊










【師培中心/教育所/教人全英學程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第4年榮獲教育部經費補助,與教育研究所、教育與人類發展研究全英語學位學程攜手合作,並聯合高雄市鹽埕國中與苓雅國中共同舉辦雙語教學營隊,主題「Voice for the Future, Beyond the Boundaries」希望學生能透過語言與文化的接觸,拓展視野,並鼓勵他們探索不同的學習方式。此次透過多元創新的課程設計,期望學生在雙語環境裡勇於互動與表達,逐步培養關注生活與世界的能力。
本次營隊共有13位來自中文系、外文系、音樂系、政經系、生科系與教育所的師資生參與,並與來自印尼、美國的兩位外籍教師合作,於鹽埕國中和苓雅國中分別進行為期4天的雙語課程。課程內容從生活情境出發建立跨領域主題,包含回收物創作與永續議題、社群媒體與新聞判讀、VR探索高雄、羽球競技、生活裡的古典樂、英文劇本改編、AI入門及藥草包手作等,各式課程皆鼓勵學生使用雙語參與討論,提升學習興趣。
營隊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活動,是學生展現課程學習成果的精彩時刻。如聲音設計課程,學生需為一段無聲影片設計並加入背景音樂與音效,從手邊物品取材,發揮創意與想像力;改編世界名著故事則由學生們親手製作道具、練習台詞,使用雙語進行短劇表演。這些活動除了鼓勵學生動手實作與團隊合作,也創造了運用雙語的學習情境,讓語言不只是課堂學習的對象,而是實際溝通與表達的工具。
學生們對營隊課程表達了許多正面回饋,覺得課程內容新鮮、有趣,讓他們對原本不熟悉的主題產生興趣,也更願意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這樣的體驗,不僅學習了新知,更在過程中慢慢建立起語言學習的信心。對師資生來說,這次營隊是難得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真實課室中面對各種學生反應與需求,學習如何重新設計難易度適中的課程,調整指導語如何在中英文之間跨語言切換,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思考與表達,這樣的歷練有助於未來他們成為更有經驗與彈性的老師。
鹽埕國中校長蔡月梅表示,很高興能與中山大學合作辦理營隊,讓學生在暑假中有機會接觸不同形式的雙語環境。苓雅國中校長陳建興也提到,感謝中山大學師資生與教師的付出,讓國中生在營隊中學到新知,也樂見營隊帶來活力與創新的課程。
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師培中心助理教授張宇慧表示,辦理營隊也是USR的展現,能夠讓師資生有機會服務在地學生,經由設計雙語情境,從中建立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同理與觀察,進而調整教學及輔導方式。透過這次營隊,學生們在自然互動中逐步累積語感、建立自信,進而樂於使用語言去認識世界、建立與他人溝通的橋樑。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也將持續推動多元化的雙語實踐機會,協助師資生建立教學專業。
(公共事務組編修)
本次營隊共有13位來自中文系、外文系、音樂系、政經系、生科系與教育所的師資生參與,並與來自印尼、美國的兩位外籍教師合作,於鹽埕國中和苓雅國中分別進行為期4天的雙語課程。課程內容從生活情境出發建立跨領域主題,包含回收物創作與永續議題、社群媒體與新聞判讀、VR探索高雄、羽球競技、生活裡的古典樂、英文劇本改編、AI入門及藥草包手作等,各式課程皆鼓勵學生使用雙語參與討論,提升學習興趣。
營隊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活動,是學生展現課程學習成果的精彩時刻。如聲音設計課程,學生需為一段無聲影片設計並加入背景音樂與音效,從手邊物品取材,發揮創意與想像力;改編世界名著故事則由學生們親手製作道具、練習台詞,使用雙語進行短劇表演。這些活動除了鼓勵學生動手實作與團隊合作,也創造了運用雙語的學習情境,讓語言不只是課堂學習的對象,而是實際溝通與表達的工具。
學生們對營隊課程表達了許多正面回饋,覺得課程內容新鮮、有趣,讓他們對原本不熟悉的主題產生興趣,也更願意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這樣的體驗,不僅學習了新知,更在過程中慢慢建立起語言學習的信心。對師資生來說,這次營隊是難得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真實課室中面對各種學生反應與需求,學習如何重新設計難易度適中的課程,調整指導語如何在中英文之間跨語言切換,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思考與表達,這樣的歷練有助於未來他們成為更有經驗與彈性的老師。
鹽埕國中校長蔡月梅表示,很高興能與中山大學合作辦理營隊,讓學生在暑假中有機會接觸不同形式的雙語環境。苓雅國中校長陳建興也提到,感謝中山大學師資生與教師的付出,讓國中生在營隊中學到新知,也樂見營隊帶來活力與創新的課程。
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師培中心助理教授張宇慧表示,辦理營隊也是USR的展現,能夠讓師資生有機會服務在地學生,經由設計雙語情境,從中建立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同理與觀察,進而調整教學及輔導方式。透過這次營隊,學生們在自然互動中逐步累積語感、建立自信,進而樂於使用語言去認識世界、建立與他人溝通的橋樑。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也將持續推動多元化的雙語實踐機會,協助師資生建立教學專業。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