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生科培訓國際生奧國手 我獲1金3銀






【生科系提供】教育部委託國立中山大學培訓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 IBO)4位國手,今年度參加第36屆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在78個國家、304名參賽學生中,我國共獲得1金3銀,國際排名為第八名。
我國代表隊由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特聘教授江友中等20多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國內初選、複選、選訓決賽及國手決選4階段的角逐,從全國164所學校共2,874名學生中選拔出4名代表我國參加比賽,分別為榮獲金牌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陳俊穎(個人排名第12名),以及摘下銀牌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生林柏辰(個人排名第36名)、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學生洪子芩(個人排名第42名)以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郭哲聿(個人排名第48名)。
選拔及培訓過程艱辛,榮獲佳績,成功的背後是許多參與者的辛苦累積。在教育部的經費支持下,參賽計畫的執行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從初賽、複賽、選拔營及決選營等各階段的命題,到選出代表國手後的培訓,中山生科系在場地、儀器以及行政團隊上全力支援,也感謝所有參與選拔輔導培訓的各領域團隊成員,包括江友中特聘教授專長為族群遺傳學、植物演化、生物資訊,中山大學生科系顏聖紘副教授為生態演化、昆蟲學專家,張楊家豪助理教授專長植物生態學,劉世慧助理教授則專攻基因體學、系統分類學,黃明德助理教授專擅分子遺傳、生物資訊學、生物技術領域,李哲欣教授則為微生物學、免疫學以及傅瀚儀助理教授為蛋白質體學與轉錄體學;此外,退休仍持續支援的陳錦翠教授為分子生物學領域學者、劉仲康教授為微生物學、趙大衛教授為寄生蟲及免疫學專長以及陳韻安助理教授為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領域等。此外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畢業系友亦參與培訓,包含現任職高雄醫學大學骨科研究中心的莊淑君博士及廖俊奎博士,分別參與無脊椎動物、細胞學及植物分類學實作之培訓等。
本計畫為跨校領域合作,國立臺灣大學謝旭亮教授、董桂書副教授、丁宗蘇教授、張世宗教授、賴亦德執行長、楊淑怡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蕭淑娟兼任副教授、國立海洋大學林翰佳特聘教授、國立嘉義大學楊奕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郭奇芊教授、呂國棟教授,王穎退休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黃浩仁教授、辛致煒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楊忠達教授以及國立彰化師大林忠毅退休副教授亦協助選拔和培訓。
明年將由立陶宛主辦第37屆IBO競賽,今年獲選為國際總會財務審計委員的江友中特聘教授表示,未來將透過參與國際賽事促進跨國交流,推動青年學子與世界接軌,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團隊也將持續選拔、培訓生物學資賦優異高中學生參與競賽,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公共事務組編修)
我國代表隊由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特聘教授江友中等20多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國內初選、複選、選訓決賽及國手決選4階段的角逐,從全國164所學校共2,874名學生中選拔出4名代表我國參加比賽,分別為榮獲金牌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陳俊穎(個人排名第12名),以及摘下銀牌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生林柏辰(個人排名第36名)、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學生洪子芩(個人排名第42名)以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郭哲聿(個人排名第48名)。
選拔及培訓過程艱辛,榮獲佳績,成功的背後是許多參與者的辛苦累積。在教育部的經費支持下,參賽計畫的執行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從初賽、複賽、選拔營及決選營等各階段的命題,到選出代表國手後的培訓,中山生科系在場地、儀器以及行政團隊上全力支援,也感謝所有參與選拔輔導培訓的各領域團隊成員,包括江友中特聘教授專長為族群遺傳學、植物演化、生物資訊,中山大學生科系顏聖紘副教授為生態演化、昆蟲學專家,張楊家豪助理教授專長植物生態學,劉世慧助理教授則專攻基因體學、系統分類學,黃明德助理教授專擅分子遺傳、生物資訊學、生物技術領域,李哲欣教授則為微生物學、免疫學以及傅瀚儀助理教授為蛋白質體學與轉錄體學;此外,退休仍持續支援的陳錦翠教授為分子生物學領域學者、劉仲康教授為微生物學、趙大衛教授為寄生蟲及免疫學專長以及陳韻安助理教授為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領域等。此外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畢業系友亦參與培訓,包含現任職高雄醫學大學骨科研究中心的莊淑君博士及廖俊奎博士,分別參與無脊椎動物、細胞學及植物分類學實作之培訓等。
本計畫為跨校領域合作,國立臺灣大學謝旭亮教授、董桂書副教授、丁宗蘇教授、張世宗教授、賴亦德執行長、楊淑怡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蕭淑娟兼任副教授、國立海洋大學林翰佳特聘教授、國立嘉義大學楊奕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郭奇芊教授、呂國棟教授,王穎退休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黃浩仁教授、辛致煒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楊忠達教授以及國立彰化師大林忠毅退休副教授亦協助選拔和培訓。
明年將由立陶宛主辦第37屆IBO競賽,今年獲選為國際總會財務審計委員的江友中特聘教授表示,未來將透過參與國際賽事促進跨國交流,推動青年學子與世界接軌,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團隊也將持續選拔、培訓生物學資賦優異高中學生參與競賽,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