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看見科技回應當代社會問題 中山人科學程師生深入智慧展

【人科學程提供】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以「高雄AI智慧城」為主題,匯聚多項先進科技應用,展現高雄市在數位治理與永續發展上的創新成果。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夏晧清帶領「當代社會問題與創新案例研究」課程學生前往參訪,透過現場觀摩與實地體驗,深化學生對智慧城市發展趨勢的理解與社會應用意涵。

展覽主軸對應高雄市政府近年推動的「智慧高雄AI燈塔計畫」,此一計畫整合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與雲端運算等技術,廣泛應用於城市治理、交通管理、災害預警等領域。中山大學師生透過展會中具體案例觀察與專人導覽解說,進一步理解智慧科技如何落實在城市運作機制中,並連結課堂所學,強化對數位治理議題的實務感知與反思。

除城市治理應用外,展覽亦延伸至智慧醫療發展層面,設置「永續×AI=智慧醫療新未來」主題展區,集結南部18家醫療機構與多所大專校院,展示遠距健康監測、臨床資料整合與智能診斷平台等前沿技術。中山師生現場體驗AI靜脈探測與影像辨識技術,不僅對智慧醫療應用有了具體認識,也進一步思考科技在促進醫療可近性與資源效率方面的社會意義。

展覽議題進一步拓展至淨零碳排與科技創新整合層面。第三屆「淨零新創主題館」集結南部8所大學與10家新創企業,展出涵蓋能源管理、碳捕捉、氫能發電、AI回收系統等27項創新技術。中山師生在展區中與業界代表交流互動,深入了解冷鏈科技於建構低碳永續城市中的實際應用模式,拓展對氣候變遷與科技解方交會的多元視角。

展覽亦呈現智慧城市中防災韌性建構的最新進展。「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於展會中展示整合空氣品質、水質、地震感測等多源資料的智慧防災平台,藉由公私協力模式,建構城市級即時監測與決策支援系統。參訪師生透過互動展示與導覽說明,具體理解物聯網如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深化對風險預警與社會安全之間關聯的認識。

夏晧清指出,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強調「以科技回應人文問題」的理念,本次參訪讓學生得以近距離觀察技術應用的多元場景,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技術回應了哪些社會需求?是否真的解決了問題?」進而培養對科技與社會關係的批判性理解與創新思維,未來將持續深化智慧城市相關教學與研究,結合在地需求與全球趨勢,推動科技與社會人文的協作實踐,為南部城市的永續發展注入學術能量。課程學生也分享,展覽內容不僅豐富且具啟發性,許多課堂所學的技術在現場都有真實應用,也接觸到許多前所未見的新概念與工具。特別是AI代理系統與智慧防災平台的展示,讓人印象深刻,也促使自己重新思考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聯。」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