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人社大師講座 半導體學院邀吳明敏談如何為青年農漁民搭橋圓夢

發佈日期: 2025-03-28
【半導體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114年第一場大師講座今(28)日隆重登場,為提升科技類學生對我國農漁民的經營困境及政府如何協助青農(漁)創業的了解,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行銷系名譽教授吳明敏蒞校演講。他以「為青年農漁民搭橋圓夢」為題,從農業勞動力、農地、技術、資金和市場五個層面,說明主要挑戰、因應對策和政府的施政輔導,以及經營事業需密切關心大環境改變、動態建立企業計畫藍圖、積極培養人際存摺與學習資產管理。

半導體學院希望透過此類演講讓專研科技的學生們有機會關心社會其他產業的發展,今日大師講座吸引近10位產業界高階主管蒞臨,吳講座精闢的分享獲在場150名師生熱烈迴響。

曾擔任6年9個月農業金庫董事長的吳講座指出,農民創業的挑戰非常多,包括勞動力高齡、季節性缺工、耕地面積太小、單兵作戰、欠缺營運資金、沒有包裝和品牌、無法持續供貨、產品價格不穩、忽視國內外環境的可能改變、欠缺國際連結、財務管理知識和法律常識薄弱等。

為因應以上挑戰,政府有建立農業人力資源平台,協助派工調度和農業機械代耕服務、提供農地租賃平台、國有耕地放租實施辦法、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並鼓勵參加青農(漁青)聯誼會、產銷班、合作社(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培訓輔導計畫、農民學院、農業公費生培育、區域性改良場、試驗場所、大學和農科院,也有提供生產、加工、育成等諮詢和訓練。

吳董事長分享幾項青農漁民成功創業的關鍵:農場、公司和產品命名要盡量從消費者角度,強調產品安全與重視品牌價值,產品、營運規模和多角化經營的選擇,需考慮本身的專長和資金限制;除了農民市集、超市連鎖店、電子商務之外也應積極連結國際。

吳董事長進一步提醒:創業一定要居安思危且有分散市場的準備和作為,並應隨時思考引進更好的新產品、新流程管理和新商業模式及培養「被相信」和「利他」的人格特質,提早學習財務管理實務,行有餘力時多做公益,共同建立分享的社會。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黃義佑表示,吳講座目前擔任台灣農業產學聯盟理事長和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理事長,過去40幾年在產官學研的歷練十分完整且成就非凡,曾任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農業科技研究院董事長、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農業小組召集人、全國農漁業及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及不分區立法委員,並曾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傑出博士論文獎、食品農業和環境科學院國際校友獎。在全國農業金庫服務期間獲頒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及傑出企業領導人,並幫助許多青年農民從農業金融機構取得資金以解決融資難題。

黃院長期許學生除了懂科技,要多了解這片孕育土地的各行各業,並效仿吳教授的精神,不斷的精進與充實自己,培養「被相信」和「利他」的人格特質,畢業後在社會上貢獻所學並回饋社會。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