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舉!臺灣登上極星號破冰船 中山大學扮重要拼圖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榮獲德國阿弗瑞德.韋格納研究所審查通過,於今夏由國海院成員代表臺灣登上國際知名的「極星號」破冰船(RV Polarstern),前往北冰洋海域進行海洋科學探險,刻劃臺灣海洋研究的全新里程碑,並成功登上各大媒體版面,引發關注。這項傑出成果的背後,中山大學海科系助理教授方盈智扮演關鍵拼圖角色。
方盈智回憶,研究所畢業並工作3年後,他遠赴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他前往德國偉格納研究所進行科研工作。隻身赴國外闖盪的9年間,他三度登上駛往北冰洋海域的破冰船,並在夏冬兩季於阿拉斯加原住民部落架設測流雷達,與研究團隊進行跨領域的科研工作,其研究領域為海洋物理學。這段特殊經歷,也讓他成為關鍵拼圖,開啟臺灣海洋研究團隊深入北冰洋的契機。
2021年方盈智返臺任教,隔年便受此次航次領隊邀請加入科學團隊,撰寫2024年破冰船航次的申請計畫書。在國家海洋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歷經14個月的準備,與極星號出海召集小組多次討論,德國阿弗瑞德.韋格納研究所於2023年12月審查通過,臺灣團隊終於取得一席登船資格。這也是此次國家海洋研究院的同仁可以登上「極星號」前往北冰洋現地觀測的契機,與世界一流科學家共同交流研究,中山大學與有榮焉。
談起自身極地海洋科學經驗的積累,方盈智說,極地海洋研究與中低緯度海洋研究截然不同,形塑了更為廣袤的研究視野。期間,他曾參加MOSAiC北冰洋航次並負責船上海洋物理相關作業;將楚可奇海上所佈放23 個錨碇資料進一步統整並將其出版,回答了大陸棚上的基礎物理海洋學以及低頻海流在當地風場下的循環過程,證實了在當地Hanna Shoal區域的東部海域存有常年且持續性的分層結構;並提出一項有關當地內潮的獨立研究,即Hanna Shoal區域的東部海域在冬季海面結冰的狀況下,半日內潮將成為海流場主要的物理現象,並會形成近底層的潮汐邊界層,加強海底的水層混合強度。這些科學經歷以及著作,對方盈智的北冰洋研究聲望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極地經驗伴隨太多難忘的故事。如長達近90天的北冰洋航次,科研人員穿著非常厚重的防寒衣在海冰上作業;用雪上摩托車拖著滿載儀器裝備的雪橇,期盼帶回珍貴資料。航行過程中發現正在冰上覓食的野生北極熊。平時與書卷、實驗、數據為伍的科學家們,承擔起保護者的角色,扛起獵槍、信號槍於夜幕低垂時排班巡守,防禦北極熊灰白色的身影,為低頭採集的戰友們人身安全負責,「這是一輩子難忘的美好經歷。」
「不只是極光與永晝永夜的震撼,在茫茫大海中站在僅剩70公分厚的冰層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更加衝擊,與過往教科書中記載冬季厚達2公尺的北冰洋冰層,差距甚大。」另外方盈智回憶起在阿拉斯加的經歷,當地原住民文化將鯨魚脂肪奉為美食,飽含招待貴客的滿滿心意,即使口感與味道又濕、又黏、又油,還有種特別的腥味,也得要鄭重地品嘗。
方盈智表示,自己的北冰洋研究經歷,不僅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視野和收穫,與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們同聚一堂,也讓自己更加學會謙虛。目前的他正專注於黑潮研究,但同時仍積極關注北冰洋的國際學術社群,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益於中山大學學生於極區研究的國際參與與能見度。
方盈智回憶,研究所畢業並工作3年後,他遠赴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他前往德國偉格納研究所進行科研工作。隻身赴國外闖盪的9年間,他三度登上駛往北冰洋海域的破冰船,並在夏冬兩季於阿拉斯加原住民部落架設測流雷達,與研究團隊進行跨領域的科研工作,其研究領域為海洋物理學。這段特殊經歷,也讓他成為關鍵拼圖,開啟臺灣海洋研究團隊深入北冰洋的契機。
2021年方盈智返臺任教,隔年便受此次航次領隊邀請加入科學團隊,撰寫2024年破冰船航次的申請計畫書。在國家海洋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歷經14個月的準備,與極星號出海召集小組多次討論,德國阿弗瑞德.韋格納研究所於2023年12月審查通過,臺灣團隊終於取得一席登船資格。這也是此次國家海洋研究院的同仁可以登上「極星號」前往北冰洋現地觀測的契機,與世界一流科學家共同交流研究,中山大學與有榮焉。
談起自身極地海洋科學經驗的積累,方盈智說,極地海洋研究與中低緯度海洋研究截然不同,形塑了更為廣袤的研究視野。期間,他曾參加MOSAiC北冰洋航次並負責船上海洋物理相關作業;將楚可奇海上所佈放23 個錨碇資料進一步統整並將其出版,回答了大陸棚上的基礎物理海洋學以及低頻海流在當地風場下的循環過程,證實了在當地Hanna Shoal區域的東部海域存有常年且持續性的分層結構;並提出一項有關當地內潮的獨立研究,即Hanna Shoal區域的東部海域在冬季海面結冰的狀況下,半日內潮將成為海流場主要的物理現象,並會形成近底層的潮汐邊界層,加強海底的水層混合強度。這些科學經歷以及著作,對方盈智的北冰洋研究聲望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極地經驗伴隨太多難忘的故事。如長達近90天的北冰洋航次,科研人員穿著非常厚重的防寒衣在海冰上作業;用雪上摩托車拖著滿載儀器裝備的雪橇,期盼帶回珍貴資料。航行過程中發現正在冰上覓食的野生北極熊。平時與書卷、實驗、數據為伍的科學家們,承擔起保護者的角色,扛起獵槍、信號槍於夜幕低垂時排班巡守,防禦北極熊灰白色的身影,為低頭採集的戰友們人身安全負責,「這是一輩子難忘的美好經歷。」
「不只是極光與永晝永夜的震撼,在茫茫大海中站在僅剩70公分厚的冰層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更加衝擊,與過往教科書中記載冬季厚達2公尺的北冰洋冰層,差距甚大。」另外方盈智回憶起在阿拉斯加的經歷,當地原住民文化將鯨魚脂肪奉為美食,飽含招待貴客的滿滿心意,即使口感與味道又濕、又黏、又油,還有種特別的腥味,也得要鄭重地品嘗。
方盈智表示,自己的北冰洋研究經歷,不僅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視野和收穫,與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們同聚一堂,也讓自己更加學會謙虛。目前的他正專注於黑潮研究,但同時仍積極關注北冰洋的國際學術社群,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益於中山大學學生於極區研究的國際參與與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