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找回「亭仔腳」 公事所師生見證文化記憶促社區再生

發佈日期: 2024-11-27
【公事所提供】近期高雄的社區改造案例成為公共管理學習的重要教材。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計畫,與公事所助理教授謝政勳老師開設的「非營利組織管理」課程,一起帶領中山大學師生同學們,參訪高雄市前鎮區興邦里與苓雅區衛武里,深入了解如何透過創新與熱情,將鄰里記憶與文化資產轉化為社區再生的推動力。

「我要把大家的亭仔腳找回來!」隨著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程度提高,高聳的林立大樓取代了過往社區鄰里的熱絡互動,而在冷漠的水泥叢林中,滿懷熱誠的里長們,正努力地將社區認同找回來。興邦里的薛文龍里長帶領團隊,透過口述歷史,結合社區發展協會出版《浸杉池的時光隧道》和《興邦循跡—再現昔日木業風華》,完整記錄了社區從1960年代加工出口區的木業繁榮到都市化的轉型歷程。

在木業鼎盛時期,興邦社區是木業公司浸杉池的所在地,伴隨加工出口區的發展,大量工人騎著腳踏車穿梭其中,形成了當時前鎮熱鬧的街景。隨著都市化的腳步,木業公司轉型,透天厝的興建逐漸塑造了今日的興邦社區。薛里長以保存記憶為核心,透過社區活動與文化傳承,為居民找回對家園的認同感。

參訪的詹姓學生認為,興邦社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能展現許多成果,背後的凝聚力值得學習。授課教師謝政勳也指出,興邦里的成功之處在於利用空間限制的特性,透過亭仔腳(騎樓)搭建出共生社區的規劃,為其他鄰里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苓雅區的衛武迷迷村,原是一個牆面斑駁的老舊社區。在里長邱秀迷的領導下,透過區公所引入國際藝術家,結合大型彩繪牆面,成功將其打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文化地標。如今,色彩斑斕的街景吸引了國內外遊客,也讓在地居民重新認識家園的美好。

然而,社區改造的過程並不簡單。邱里長回憶,早期與住戶之間在設計理念和施工細節上意見分歧,許多工作都需耐心溝通與說服。參訪時公事所同學們現場提問,包含「彩繪牆壁如何取得居民信任」、「如何協調多方意見」等問題,也激發了熱烈討論。對此謝政勳表示,衛武迷迷村的亮點在於成功引入藝術元素,提升社區的國際能見度,而這樣的改造必然需要里長與居民長期的溝通與合作,才能帶來老社區的活力再現。

參訪過程中,除了聆聽里長們的分享,學生還有機會參與實地觀察與互動,深刻體會到溝通協調的重要性。例如,興邦里與地方學者及志工合作,定期舉辦口述歷史工作坊及木雕實作課程,不僅保存了在地記憶,也讓社區居民能親身參與文化傳承,強化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而衛武迷迷村則透過引進國際藝術家的創意,不僅提升了社區的藝術層次,也為地方注入了新的經濟活力。

無論是興邦里的歷史記憶重建,還是衛武迷迷村的藝術改造,都展現了社區營造的無限可能性。這些案例皆提醒,社區的活力並非僅僅依靠外在資源,而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共同參與。這次參訪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鄰里、社區組織在社區營造中可發揮的角色,也見證了里長們如何運用熱情與創意,凝聚社區力量。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