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天下秩序與共生哲學 文學院舉辦國際研討會

【文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位置面朝海涯、望向世界,自然景觀構成匯聚國際視野之焦點,8月22至24日以「天下秩序與共生哲學」為號召舉辦國際研討會,吸引來自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中國、日本、韓國8個國家,共22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們共襄盛舉。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出席研討會開幕式,期許「藝文&包容(Artistic & Inclusive)」、「前瞻&創新(Advanced & Innovative)」,以居山面海、望向國際的中山大學文學院作為關鍵起點,打造AI*AI全方位(AI)2的中山大學。本次除實體研討,並在YouTube平台進行線上直播。由中山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教育部「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標竿計畫、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研究中心,以及東京大學東亞藝文書院主辦,中山大學「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潛力研究群協辦。

透過「天下秩序與共生哲學」國際研討會,中山大學展現人文創新的精神,引領藝文思想發揮人格塑造的啟示作用,大會主題圍繞近年來由文學院院長賴錫三引導、推動的「共生哲學」思想運動,面對當代世界強權相鬥的國際局勢,借鑒老莊思想的調和效能,重新思考全球化的僵化格局,藉由跨文化視角重審包括戰爭、氣候變遷、生物滅絕、種族衝突、貧富懸殊、極權惡鬥等議題,從人文精神出發,別開生面。

國際會議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共同探討如何思考、參與甚至批判「天下」作為世界秩序新願景的概念、潛力與危險性。特別是,研討會企圖將「天下秩序」與「共生哲學」進行雙向對話。「共生哲學」為近年來日本、臺灣思想家所論述的新哲學立場,正如中島隆博、石井剛、賴錫三等學者所提出,共生哲學尋求自我與他者、內部與外部、中心與邊緣之間,兩者相互轉化的過程,在多元萬物的世界裡,找到文化融合與敵意降低的「柔軟化剛強」之工夫。

與會學者除了主辦單位、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暨文學院院長賴錫三、副教授莫加南,包括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中央研究院院士楊儒賓、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何乏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劉紀蕙、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暨系主任林明照、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何重誼,以及遠道而來的海外學者Benjamin Kindler、石井剛、白永瑞、任博克、宋冰、李庭綿、徐啟軒、張政遠、鈴木將久和鄭宗義到場參與,線上與會的重量級學者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趙汀陽、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中島隆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許紀霖、哲學系陳贇和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龔雋。

作為價值體系、文化傳統,或從文明中心輻射出人道主義世界的願景,「天下秩序」能否與「共生哲學」進行有效的再對話,這些都是本次會議將討論的關鍵問題,來自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分子,面對危機時代的挑戰與機遇,齊力思考與相互對話,以展現人文領域對時代的回應力道。齊力集思廣益啟動「共生哲學」,使作為「跨文化漢學之島」的臺灣,在人類的焦慮年代,發揮其可貴的文化能量。以「共生哲學」精神領銜,文學院作為匯集中山與世界的重要連結,自中山跨進世界,引世界靠近中山。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