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異身體與人文平權 中山攜高雄文學館辦「五感異聲」駐館計畫

發佈日期: 2024-05-27

【劇藝系/氣膠中心提供】打破空間維度覺知,使當代人們的五感意識延展。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空表演實驗場即興舞蹈家陳宜君、視障藝術家許家峰共同策劃,攜手高雄文學館共同舉辦「五感異聲,礙情中的異身體與人文平權」駐館計畫,邀請大眾走入五感,感知異質,醒覺身心。

「五感異聲」計畫主持人何怡璉說明,此次延續2023年「奇花藝草2.0」文化平權計畫,並以渾沌日鑿一竅而七日死的莊子寓言為此次計畫底蘊,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探索權力的脈絡,尋找表達、釋放、消弭壓迫或追求平權的可能途徑。透過「創作身體工作坊」、「共創表演者計畫」的交流彰顯每個「異身體」的獨特光彩,讓真實更加豐富多彩。

計畫揭幕邀請打狗文史再興會社陳坤毅、聲音藝術家、《聆聽老靈魂》計畫主持人鄭琬蒨Winnie分別舉辦「高雄文學館身體地圖:五感與身體權益的交織」走讀、「感知界線:探索五感中的跨越與異聲」身體工作坊。

陳坤毅透過身體五感引導參與者探索建築空間之美、體驗建築設計的獨特之處。從通透空間到採光設計,感受建築的美感與意義。啟發對建築空間的感知與理解,探索建築與情感的連結。重新思考建築空間的意義,共同探索文化藝術的可能性,邀請參與者一同思考身體與情感的奧秘。

鄭琬蒨帶領參與者進入一場關於聲音與環境的探索之旅,讓人重新打開耳朵,聆聽身邊的聲音,感知環境中的美好。在工作坊中,參與者們透過即興練習和聲音物件互動,探索非語言形式的交流,打破框架和規則,展現出創造力的無限可能。

參與者陳素珍分享第一次用非語言聲音溝通交流,覺得很美妙,能用日常聲音去覺照彼此,感知聲音產生意識雛形的過程。即興舞蹈家陳宜君則認為,從建築的視覺探問,到擺脫視覺慣性以聽覺轉譯想像與覺照,意識到非形體元素的稍縱即逝,「五感覺知是如此彌足珍貴。」

「五感異聲」陸續舉辦系列活動,包括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趙心怡主講「非視覺創作經驗裡的身體現象學」講座,解構非視覺與身體如何連動,乃至顯化;即興舞蹈家黎美光舉辦「身體解碼:即興、五感、異身體驗」工作坊;藝術家李珮瑜舉辦「情感共振:陶與異」工作坊;舉辦Open Studio邀大眾一起沈浸感知創作從「眼耳鼻舌心——五感」構建的過程。未來更多資訊可參考Facebook粉絲專頁「空表演實驗場 Kong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field」。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