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自由的追尋 文學院辦思想史大師林毓生國際論壇

發佈日期: 2024-04-16
【外文系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舉辦「自由的追尋:林毓生教授的思想遺產」國際論壇,透過回顧研究「五四運動」著名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1934 – 2022)之中英作品,反思「自由主義」在台灣乃至於整個華人世界的歷史意義及發展前景。為由不同學科視角探討議題,論壇邀請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教授丘慧芬(Josephine Chiu-Duke)發表主題演講、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戴遠雄、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莫加南、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林毓凱進行與談,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和不同世代經驗的觀點來回應此次主題。

「自由的追尋:林毓生教授的思想遺產」國際論壇在中山大學文學院「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潛力國際研究群計畫支持下,由子計畫負責人林毓凱策劃執行。林毓凱表示,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此次活動也企圖反思當代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及其挑戰,從而彰顯「自由民主」與「五四運動」的歷史淵源。他說明,一百多年前,以「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為號召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中國知識界響起了革命號角,讓原本聚焦於主權受挫及外交困境的示威遊行,迅速演變成一場企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語言、文化、教育及社會結構的思想文化運動。時至今日,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華人知識社群在探討自由主義等相關議題時,仍然必須回溯到這場肇始於民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此次國際論壇的焦點人物林毓生教授便是研究上述關鍵議題的重要推手及思想家。

曾出版《自由的追尋:林毓生的思想與生命》一書的丘慧芬細緻闡述了林毓生教授關於「五四運動」的著名論點。五四時期的全盤式激進反傳統主義(radical totalistic antitraditionalism)思潮,實源自中國傳統中「一元有機式的」思維模式,而這種傳統思維模式讓五四知識份子傾向藉「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the cultural-intellectualistic approach)來處理現實世界的問題。雖然在民初萌芽的「自由主義」因當時中國的歷史及政治條件之缺乏而無法生根,但這種思潮卻在後來的台灣有了新的嘗試與生命,最終演變成當代台灣的政治格局。

丘慧芬更進一步解釋為何林毓生教授會從對於「五四運動」的關注,近一步演變為對於全球華人社會「民主自由」發展的關懷。她指出,除了上個世紀下半頁中國所面臨的政治社會劇變外,台灣經濟在1980年代的蓬勃發展,與當時威權統治在台灣社會逐漸浮現的鬆動現象,也都是構成林毓生教授在思考五四激進反傳統主義的背景因素,她引述林毓生的觀察:社會一但出現權威失落甚至解體的現象,自由就無所可依,也無從建立,因而需要另一種意識形態來填充這種思想上的空缺。此一觀點在思考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化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與談人之一的戴遠雄從西方著名政治哲學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觀點,來申論「權威」與「自由」之間的弔詭關係,他指出,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極權國家,國家體制的運作與維持都不免帶有「排外性」(本國民眾與外國民眾的區分)和「暴力」(法律執行的強制性)的性質,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到底哪種程度上的體制暴力是可以被允許的?其判斷標準又如何界定?關於這點,丘慧芬則引述林毓生教授關於「自由」的重要觀點,「自由」與「權威」不必然是一種緊張衝突的對峙,而也可以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令人心悅誠服的「權威」必須隨著時代變遷做必要的調整,這是因為社會在演進發展的過程中,既有的「權威」總會遇到面對新的問題卻無法提出解決方案而被質疑或挑戰的情況,等到能化解危機的新方案出現後,提出新方案的個人或團體就會被自然認可為新的「權威」,因此,當人民自發遵守社會上那些讓他們覺得心安理得的正當權威時,社會上就會形成一種「自發秩序」,從而確保民主機制的正常運作。

同為與談人的莫加南透過閱讀林毓生教授的作品,指出林毓生教授在著作中所強調的一個重點,那就是激烈的社會思想變革必須有「結構性的條件」才有可能發生。譬如五四時期的激烈反傳統主義就是因為傳統社會、政治及文化資源,已經無法解釋並解決當時所面臨的重大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激烈的文化思想變革才得以發生,如果沒有這些「結構性條件」,那麼所有變革的呼聲將會被視為無關緊要。針對此一內容,現場與會學者進行討論,並從而點出了當代台灣民主社會所面臨的潛在風險,也就是在面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足,如高房價、不平等的薪資結構等時,社會上會開始出現「民主無用論」的聲音,而這種現象對於民主政體的維護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主持並擔任與談的論壇策劃人林毓凱從中美比較文化史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林毓生教授的著名論點,亦即五四知識份子的激進全盤化反傳統主義乃源自中國文化傳統。林毓凱追問,為何此一重要論點會不偏不倚地出現在1970年代?而這個在當時極具爆發性的論點在當時的知識脈絡下到底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他指出,林毓生教授首次提出該著名論點的時間點大約落在1969年,那時的美國及中國都正在經歷一場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革。當時美國的嬉皮運動、反越戰運動和民權運動正如火如荼地衝擊當時主流的美國價值觀;而太平洋彼端的中國也經歷著由毛澤東發起的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時空背景讓當時的美國學者傾向認為「五四」和「文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五四運動」某種程度上必須被視為「文革」的源頭,這樣的認知基調促使當時的林毓生教授進而梳理「五四」與「傳統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從而為「五四」所代表的「自由主義」遺產做解套。

此次論壇由中山大學文學院「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潛力國際研究群計畫支持,中山外文系碩士班研究生甚至事前舉辦「自由的追尋國際論壇會前會:林毓生思想遺產工作坊」(A Pre-Forum Workshop on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Yu-Sheng Lin's Intellectual Legacy),邀請文院師生事先閱讀相關學術經典,以期深化論壇交流的深度與廣度,現場吸引約70多位校內外師生踴躍參與,激盪的知識火花也讓此次活動增添跨學科、跨文化及跨世代的意義與價值。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