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回應開放山林政策 中山USR推山川教育課程

【校責中心提供】台灣有70%的國土為山林地帶,由於過往缺乏完善的山川教育規劃,自民國108年推動「開放山林」政策之後,隨之而來的山難事故呈倍數成長,對於山林生態之破壞也日益嚴重,顯示推動山林教育刻不容緩。知山與敬山長久以來是原住民傳統知識及精神文化的一環,中山大學USR「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計畫與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合作規劃系列「山川教育及環境永續」課程,帶領學生建立正確的山林知識,同時鼓勵學生親近山林、走進山林、淨化山林。

「山川教育及環境永續」課程以山林環境為主軸,串聯「環境生態教育」、「登山知識技能」、「危難創傷救護」以及「LNT無痕山林」等多方面向,同時結合校友、學生社團和社會團體,透過課程講授、實務操作及戶外體驗等多元形式操作推廣。

課程從中山師生熟悉的柴山和獼猴生態開始,與「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帶領學生走入柴山近距離了解獼猴習性,同時建立正確的相處觀念。在登山知識與LNT無痕山林的觀念建構上,則邀請擔任中山山野社指導講師的中山大學生科系校友、海洋保育署保育巡查員曹家銘進行課程講解,讓想投入登山活動的學生能有初步的概念與認識。課程並規劃帶領學生前進屏東山地門鄉的德文山進行登山體驗,共同登上三角點鳥瞰霧台整體地理環境、環顧屏東群山。同時在山上實地進行環境生態和原民遺跡解說,並共同撿拾環境中的人為垃圾,將山林知識與LNT的觀念具體落實。

危難創傷救護部分,中山大學則再度與「壯闊台灣聯盟」攜手,於高醫開辦緊急危難和創傷止血的課程,培育學生在意外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幫助自己並協助他人的觀念技能,可應用於日常生活或山林活動中,減少災害與傷害擴大,完整參與課程的學生也獲頒「STOP THE BLEED®」證照。

籌畫「山川教育及環境永續」課程的社責中心經理陳志維表示,台灣壯闊山林是這座島嶼非常寶貴的資產,山川教育主要目的是帶領學生具備正確的知識觀念走入山林,親自感受土地的溫暖和家鄉的美麗,引發對於環境的珍視與關懷,進而將永續精神帶入生活與生涯之中。山林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培養勇於嘗試、冒險犯難的精神,對久居都市文明的現代人而言,自然環境也能帶來心靈療癒的效果。此次課程串連USR計畫、中山校友與社會團體,共同推動環境教育的社會責任,未來校責中心與USR計畫團隊將持續爭取更多資源,推展更深入多元的山川教育系列活動,連結永續發展指標中第4項教育品質與第15項陸域生態,同時呼應國立中山大學「山海胸襟」的辦學精神。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