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音中共振 中山文院教師創作探尋機遇
【文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與文學院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共同舉辦「機遇與互動: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XIX」音樂會,此系列音樂會兼具學術性音樂創作發表與討論對談之特殊形態發表會。本次以「機遇與互動」為主題,由中山大學音樂系創作組教師李思嫺、陳以軒與應廣儀分別發表《蓮?偶之漣》、《七月巴羅角》與《韻》三首作品。希望透過「偶發的不定性」、「即興」或「即時互動」等方式,讓聲音與創作者、聲音與演奏者互相引發、互相激盪,並在展演當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每一個展演當下都是一次獨一無二的「機遇」。
中山音樂系副教授李思嫺首先發表《蓮?偶之漣》(2023年版),她表示這個創作源自於2018年至左營舊城執行計畫所進行的聲景採錄行動。當時「偶然」進到地方裡,無差別心地將當地的聲音紀錄下來後,引發對於這些聲音背後所涉及之人文、歷史的思索。故在作品中的兩位演奏者同時也扮演了在地人與外來者之角色,彼此在聲音上對話、交織與共融,反映了當時到左營採錄的際遇,偶然產生了很多漣漪。第一版的《蓮?偶之漣》在2019年出版後,又漫延起另一波漣漪,因此一作品又認識了更多的在地人,故在這次的新版本收錄了他們的聲音,讓作品的意義不斷地豐富起來。
中山音樂系助理教授陳以軒全新創作首演的《七月巴羅角》緊接著呈現,曲名中的巴羅角是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端的岬角。他分享過去在美國加州求學時曾與「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將研究中心於巴羅角錄製的海洋聲景創作為聲音藝術作品。而這次在《七月巴羅角》的創作中,繼續採用研究中心錄音中的鯨魚聲響,並特別選用鯨魚在七月表現最活耀的聲響進行電子取樣,與擊樂演奏者相互對話。陳以軒表示,在這次的創作中試圖在「自然聲」與「樂器聲」建構橋樑,希望能讓聽眾從聆賞作品的想像中體驗到自然聲響能夠發展的不同樣態及其音樂潛能。
壓軸演出的中山音樂系教授應廣儀作品《韻》是寫給一位武者、頌缽和鋼琴的作品。應廣儀表示,在一次機緣下認識了武者謝志威,對其將武術和頌缽的結合很感興趣而展開合作。本次演出由應廣儀演奏鋼琴、謝志威展演武術並演奏頌缽,整首作品大部分以即興的方式呈現,透過氣與聲波的互動而生共鳴,創造出另一種新的韻味。
本次作品發表特邀中山大學哲學所所長楊婉儀、劇藝系助理教授何怡璉及音樂學學者莊效文進行對談,分別從不同的專長分享與回應三部作品的內涵。其中,何怡璉指出在五感的體驗中聲音最為特別,聲音作為一種波動進到聆聽者的內部進行震動,能鬆動內外界線。何怡璉也引導著台上的三位作曲家與兩位對談者,在沒有預先彩排過的情況下,讓每個人選擇舞台上的一項樂器後,隨著何怡璉肢體舞動與發聲唸唱,共同以即興的方式,透過身體和聲音的互動來回應三部作品,再次體現機遇下的多重互動關係。楊婉儀總結,從這次音樂會發表的三部作品可以看到作曲家的共同關懷,不論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地方或是人與自然,都會看到作品思索怎麼樣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彼此更接近。
(公共事務組編修)
(攝影:陳玥絨)
中山音樂系副教授李思嫺首先發表《蓮?偶之漣》(2023年版),她表示這個創作源自於2018年至左營舊城執行計畫所進行的聲景採錄行動。當時「偶然」進到地方裡,無差別心地將當地的聲音紀錄下來後,引發對於這些聲音背後所涉及之人文、歷史的思索。故在作品中的兩位演奏者同時也扮演了在地人與外來者之角色,彼此在聲音上對話、交織與共融,反映了當時到左營採錄的際遇,偶然產生了很多漣漪。第一版的《蓮?偶之漣》在2019年出版後,又漫延起另一波漣漪,因此一作品又認識了更多的在地人,故在這次的新版本收錄了他們的聲音,讓作品的意義不斷地豐富起來。
中山音樂系助理教授陳以軒全新創作首演的《七月巴羅角》緊接著呈現,曲名中的巴羅角是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端的岬角。他分享過去在美國加州求學時曾與「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將研究中心於巴羅角錄製的海洋聲景創作為聲音藝術作品。而這次在《七月巴羅角》的創作中,繼續採用研究中心錄音中的鯨魚聲響,並特別選用鯨魚在七月表現最活耀的聲響進行電子取樣,與擊樂演奏者相互對話。陳以軒表示,在這次的創作中試圖在「自然聲」與「樂器聲」建構橋樑,希望能讓聽眾從聆賞作品的想像中體驗到自然聲響能夠發展的不同樣態及其音樂潛能。
壓軸演出的中山音樂系教授應廣儀作品《韻》是寫給一位武者、頌缽和鋼琴的作品。應廣儀表示,在一次機緣下認識了武者謝志威,對其將武術和頌缽的結合很感興趣而展開合作。本次演出由應廣儀演奏鋼琴、謝志威展演武術並演奏頌缽,整首作品大部分以即興的方式呈現,透過氣與聲波的互動而生共鳴,創造出另一種新的韻味。
本次作品發表特邀中山大學哲學所所長楊婉儀、劇藝系助理教授何怡璉及音樂學學者莊效文進行對談,分別從不同的專長分享與回應三部作品的內涵。其中,何怡璉指出在五感的體驗中聲音最為特別,聲音作為一種波動進到聆聽者的內部進行震動,能鬆動內外界線。何怡璉也引導著台上的三位作曲家與兩位對談者,在沒有預先彩排過的情況下,讓每個人選擇舞台上的一項樂器後,隨著何怡璉肢體舞動與發聲唸唱,共同以即興的方式,透過身體和聲音的互動來回應三部作品,再次體現機遇下的多重互動關係。楊婉儀總結,從這次音樂會發表的三部作品可以看到作曲家的共同關懷,不論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地方或是人與自然,都會看到作品思索怎麼樣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彼此更接近。
(公共事務組編修)
(攝影:陳玥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