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推動雙語教學 中山大學首辦EMI創新教學競賽

【教發中心提供】近年來,大專校院積極推動雙語化學習計畫以及高教國際化,全英語教學(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模式逐漸成為教師授課的新選擇。為幫助教師對EMI學科授課有進一步的認識和增進交流機會,中山大學舉辦首屆「全國EMI創新教學課程影片競賽」,透過一小時單元課程教材和教案設計,及相對應的影片錄製,呈現EMI教學現場的真實情況。活動展示如何透過創新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以及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促進英語的使用。期望學生能從被動的聆聽和閱讀,到主動的口說和寫作能力提升,實現專業領域知識和語言能力的雙軌發展,提高其未來的國際競爭力。

EMI創新教學課程影片競賽分為「教材創新組」和「互動與成果組」,以應對不同學科的授課類型,參賽者依自己的課程特色選擇組別。競賽吸引來自各領域的教師參與,包括通識教育中心、資訊工程、電機工程、工業管理、醫學系、資訊與通訊系、財務金融學系、醫學研究所、人文與藝術教育中心、護理系及環境資源管理系等。教師依不同課程的主題,錄製剪輯課程精華影片,展示各種教學方法、策略和工具的應用,並透過學習評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孫昭玲教授獲得「教材創新組」特優,她運用數位教材讓學生進行線上自主學習,並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BL)實體討論和報告方式,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她還使用不同於傳統考評的評估方法,包括參與討論程度、提問和回答問題,及教師評分和同儕互評,提高學生參與度。「互動與成果組」特優的是來自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姜宜君副教授,她實施ODIR教學流程(Orientation-Delivery-Interaction-Recap),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透過即時追蹤設計,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鼓勵同儕觀摩和學習,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口語表達等教學策略,帶領學生參與音樂和旅行課程。

高雄醫學大學人文與藝術教育中心黃淑玲副教授參加「教材創新組」,她採用多模態的教學方式成功地顛覆傳統教學的刻板印象,其影片清楚呈現教學目標,以及如何落實執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極具教學特色。「互動與成果組」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宗哲助理教授則運用翻翻轉教學和成功激勵學生回答問題,實現互動教學,兩位皆獲得優等肯定。

中山大學教務長林伯樵指出,雙語教育的推動可以視為重新檢視高等教育教學品質的契機。藉由教師培訓,可激發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這也讓向來專注於研究的教師重新思考有效的教學方式。副教務長歐淑珍認為,EMI的推動並不僅僅只是將中文課程轉為英語授課而已,更重要的是帶動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包括由傳統的單向講授轉變為強調課堂互動和學生參與的教學方式。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運用適合EMI情境的教學法,引入各種教學引導和討論策略,並借助科技輔助教學,以多元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以及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此外,也鼓勵教師思考如何分配教學時間,增加互動時間,以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增強語言能力。

為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和學習,以實現同儕共學的目標,競賽特優及優等影片將建置至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其他資源」,平台並提供教師培訓和教師社群相關資訊,歡迎教師共同提升EMI教學品質。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