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北美高教的市場化與國際化 陳時奮:競爭、差異性

【教發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發中心邀請於美加任教、筆名翁達瑞的陳時奮教授進行「高教的市場化與國際化」講座,透過自身經驗,陳時奮分享北美的大學如何市場化,讓在場教師反思台灣高等教育現在所面臨的問題與可改變方向。

「高等教育算不算一個產業?」陳時奮首先拋出問題,大學不像一般傳統產業,資金來源、產品走向、顧客取向明確,陳時奮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創造知識、做研究這是我們的產品,培養、訓練學生,這也是我們的產品。」學生訓練完後,給予學生證書、學期成績,這些對於學生品質的認定也是大學提供的產品。除此之外,美國的大學還會有校友會等資源,也都是學生就讀後所得到的。這些得到認證的學生會獲得企業的賞識,企業就是學校最終的消費者,也是大學的顧客。

收入來源部分,美國的大學除了學費以外,研究經費、校友捐贈、企業培訓服務、教師出版商業個案也都是收入來源,州立大學還會有政府的補助。陳時奮認為,在市場就必須競爭,競爭就要有差異,在西方的菁英大學如哈佛、史丹佛等學校沒有職業訓練,而會有較多的人格訓練均衡發展,有些學校則專注在學生的個人職業能力,想要競爭需在設計課程上產生差異性。

陳時奮舉例,毅偉商學院(簡稱毅偉Ivey)的課程設計,是一、二年級要在學校排名89%以上的人才能進入商學院,所以保險業較不喜歡用毅偉的學生,覺得毅偉的學生可能較為缺乏團隊精神,「但高盛很喜歡用毅偉的人」。台灣大學生過去時常是用分數判定就讀學校,與自己的興趣、未來志向無關,但西方大學生有明確目標,知道自己進到這所學校後,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行業,在課業上也會比較認真。

高盛證券在選擇新進員工時,大多會從哈佛數學系來選擇,「可能會選哈佛40個,但也會去東北大學選4個,這樣東北大學學生會知道,他未來還是有出路」,但在台灣,台積電只用台清交成的學生,這樣學生讀台清交成就不會用功,因為知道反正台積電只會用這些學校;如果讀淡江也不會認真,因為再怎麼認真也進不了台積電。

師資方面,美國的大學老師有多方收入來源,包括企業培訓、撰寫個案等,所以教師想要到企業培訓,就必須要認真教書,到企業訪談之後撰寫個案,也能每年抽取版稅,教學不脫離實務,形成良性循環。但台灣的大學教師有教育部評定的公訂價格,也讓教師方面缺乏競爭,陳時奮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情形。「假設NBA球員的薪水判定是第一輪進來一個價碼,第二輪進來一個價碼,那球員幹嘛要認真打球,這樣怎麼會有好看的球賽?」

針對國際化部分,學生的國際化、外籍學生比例、國際化經驗、外籍老師、國際合作等都是國際化的方式,陳時奮提出,台灣的大學比較不足的是國際學生的人數。除了教學語言外,學校的國際競爭力是主要原因。陳時奮所任教的毅偉商學院在全世界有12個外國學校,學生可以在加拿大讀一學期後,每學期再到其他國家上課,另外學校也有國外企業培訓,並且有許多姐妹校。要達成國際化,學校的自我管理能力、市場力量導入、行政人員的權利都是關鍵,而台灣的學校則較缺乏這樣的彈性。

陳時奮畢業於成功大學工管系,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就讀MBA,並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完成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布蘭迪斯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任教,現為加拿大毅偉商學院榮譽教授、美國西華盛頓大學講座教授。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