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創新」是關鍵 林豪鏘分享教學實踐計畫通過秘笈

【教發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舉辦跨領域教師成長工作坊暨教學實踐講座,邀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系主任林豪鏘主講「從審查角度談教學實踐與教學創新搶分訣竅與申請秘笈」,他表示,目前教學實踐計畫通過率大約為5成,教學實踐計畫要通過,就必須盡可能的可口、吸引人,因此創新相當重要。

林豪鏘為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南大學學務長、數位學習科技系系主任,也是科技部學門複審委員、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複審委員,商管、工程、教育、藝術、科技都是他的研究領域,已經4度拿下科技部補助大專校院研究獎勵人才,近3年已經輔導60名年輕學者,計畫通過率超過7成。

透過過去的經驗,林豪鏘分享自己審查許多教學實踐計畫書時發現的問題,有一半學者是計畫書寫錯。林豪鏘舉例,環工系教授認為空氣品質不佳,提出方法改善台灣空氣品質,「這種計畫書是國科會研究型計畫,所以一定不會通過」;若改成「設計一門課,教學生如何來改善空氣品質」就比較偏向教學實踐計畫,再調整為「當我在教學生如何改善空氣品質時,通常會遇到什麼問題、困難」,進而提出方法改變這些問題跟困難,並且證明有效果,就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計畫。除此之外,「沒有評量學習成效」、「缺乏研究方法」、「沒有實驗分組」、「只是教學計畫」都是錯誤的計畫。

林豪鏘提到計畫書需要有研究方法,檢驗學生學習成效的研究,而創新的方法相當重要,創新可以從3個面向切入,包括「教、學、教材」的創新。在計畫架構上,主持人部分必須說明教學現場遇到問題的重要性,即試圖解決問題的想法,說明課程教學經驗與成果,並說明相關成果與計畫的關聯性;執行內容部分要有研究計畫的動機,並且提出主題及研究目的;另外預期完成工作項目與成果也相當重要,包含預期的教學成果、預期達成的學生學習成效、教學成果公開發表分享計畫、教學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與貢獻。

學習成效評量則有3大方法,教師可以設計一份成效問卷,包含20到25題選擇題,透過前測、後測,了解學生學習成效。除此之外,也要知道學生其他素養,如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考、創造力、反思能力等有無進步,以及評估其他依變項,包含興趣、態度、參與度。

林豪鏘也提到,有些人或許會因為計畫沒通過而難過、失落,甚至是憤怒,並開始不斷檢討,反覆咀嚼委員的審查意見,但其實有很多沒通過的原因是無法控制的。他強調,雖然教學實踐計畫通過率只有5成,但有許多人的計畫都是錯誤的,因此按照上述的方式去提出計畫,寫出一個正確的計畫,成功率就會大幅增加。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主持人、中山大學副教務長謝東佑表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推動過程,教師會面臨到許多新的挑戰,南區區域基地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建構教師支持網路,提供一個彼此交流,相互共好的平台,提供分享成果與交流互動的機會,期盼有更多教師加入教學實踐的行列,共同提升教學品質並培育人才。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