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海洋教育Podcast系列》海科院院長洪慶章談「海洋藍碳在碳中和角色」

地球三大活躍碳庫:陸地、大氣、海洋,其中海洋占比93%,對於碳吸收影響重大。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兼海洋科學學院院長洪慶章分享「海洋藍碳在碳中和角色」,分析極端氣候影響下,台灣身為海島型國家,面對溫室效應首當其衝,更需要了解海洋藍碳以及從中發展碳中和作為。

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呢?洪慶章表示,「簡單來說就是想辦法把排放的二氧化碳抓回來」,他提到,抓回碳排有主要兩個途徑,一個是透過台灣陸地上的樹木、森林或科學方法固定二氧化碳,另一個則是透過台灣的領海及經濟海域吸收二氧化碳。

相對於大家所熟悉的森林固碳,海洋如何吸碳則鮮為人知。洪慶章說明海洋的吸碳過程分為兩種機制:物理吸收及海洋生物幫浦。物理性吸收二氧化碳是運用二氧化碳微溶於水中的特性進入海水當中,而海水在低溫下可以溶較多的氣體,可溶的二氧化碳也較多,高溫下則會釋放氣體回到大氣當中,這就是物理性的幫浦。海洋生物幫浦則是利用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的二氧化碳轉化成顆粒碳,顆粒碳在食物鏈利用之下會形成有機碳,沉降到深海中。

洪慶章表示,雖然兩種機制都能幫助二氧化碳進入海中,然而透過生物幫浦將碳沉入深海的機制才是真正的海洋固碳,否則這些碳只是在10至30公尺的海水表層,二氧化碳很快又會回到大氣當中。他舉例,就好像是樹木到了秋天有了落葉,落葉經過微生物分解又再次地將二氧化碳排入大氣當中,海洋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海水表層,有機碳容易經過分解作用回到大氣當中。

洪慶章也介紹了如何測量進入到深海的碳,首先把顆粒碳的捕捉器放在光透層底部即可測量進入到深海的碳,經過佈放時間24小時後,就可以利用元素分析儀測量有多少碳,再除以蒐集面積及蒐集時間即可算出海洋的固碳量。

除了測量海洋的固碳量,中山大學研究團隊也研究使用微矽藻固碳。洪慶章提到,矽藻的固碳能力強,然而矽藻被放入自然環境中容易因其他雜藻搶食養分而死亡,因此團隊倒過來觀察大型海藻如昆布、海帶、紫菜等等,大型海藻的吸碳能力又比微藻厲害。洪慶章實驗團隊培養了大型藻類海木耳,原產於小琉球,其固碳能力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兩倍,大安森林公園一公頃的土地可固碳15噸,海木耳則可固定30噸,缺點則是在夏季生長不佳,洪慶章表示,只要掌握不同海域的溫度,種植對應的藻類,並提供足量的營養鹽,就可以提升海洋的固碳效率。

雖然海洋的淨固碳量比陸地的森林小,然而由於海洋的所占面積大,因此計算下來台灣領海每年的固碳量大約1億噸左右,台灣的森林年固碳量約為2000至4000萬噸,台灣所有的濕地、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地的固碳量約是200萬噸,如果要達到碳中和至少還需要增加1億5000萬噸的碳匯,洪慶章提到,台灣在走向碳中和的同時,依然需要務實地思考,目前綠碳、藍碳綜合依然無法達到碳中和,尚須重新盤點台灣資源,也許還需要思考其他乾淨能源的利用。

台灣要達到碳中和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一般民眾或政府可以為碳中和做些什麼?洪慶章建議可以種植固碳能力好的樹,如相思樹、肖楠、樟樹等,此外政府也可以多利用海埔新生地種植廣鹽性、耐高鹽度的樹木,提升固碳量。

為促進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的普及,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海洋教育系列訪談節目,希望藉此讓大眾更認識海洋。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Tea Time時光」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5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