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海洋教育Podcast系列》海保所所長陳孟仙談鯨豚重金屬汙染蓄積議題

海洋教育議題廣泛,涵蓋了極端氣候議題、原民保育知識、親水安全知識等,海洋保育也是重要一環。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兼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所長陳孟仙,分享「鯨豚以生命告訴世人之警訊-重金屬汙染蓄積」,以鯨豚體內的重金屬汙染蓄積相關研究,倡導海洋生態保育永續作為。

陳孟仙一開始是研究「倫敦泰唔士河支流旺德爾河中的三棘魚重金屬汙染蓄積」,研究中發現經過二次處理的旺德爾河之河水雖然水質符合排放標準,然而檢驗後發現河水中的三棘刺魚身上有重金屬積累。她認為生物累積的指標值比單測水質更有意義,因為水從上游流到下游容易就稀釋掉了,然而生物指標可以藉由生物的生命歷程,記錄河水長期下來的重金屬濃度。

陳孟仙在機緣下開始進行鯨豚相關研究,當時正在籌辦中華鯨豚協會的周蓮香教授聆聽陳孟仙的研究結果分享後,便邀請陳孟仙研究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鯨豚之重金屬累積,由於鯨豚有較長的生命歷程,且位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在生物放大作用的積累下,重金屬、微量汙染物質的積累也越加明顯,而重金屬的積累很有可能是造成鯨豚失去健康、頻頻擱淺的原因。

陳孟仙表示,研究來源自擱淺的海豚,擱淺鯨豚有分很多等級,例如被發現時只剩骸骨就是四級腐敗;身體膨脹、臟器變形、皮膚變色或已有屍斑等就是三級腐敗;二級則是開始腐敗、有點發臭,但是依然可以明顯看出腎臟、肝臟;一級常是擱淺救援沒有成功的海豚。她說明,因為當時最常擱淺的海豚主要是瑞士跟熱帶斑海豚,因此就針對這兩個物種進行研究。起初在1990年代進行這項研究時,觀測到的重金屬濃度甚至低於儀器的探測下限,實驗結果並不顯著,然而2010年再次進行同樣的研究時發現銀跟鎘的重金屬積累。

孟仙教授說明,重金屬項目非常多,有的重金屬對於生物來說是必須元素,在適量的情況下並非所有重金屬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然而對於人體普遍有傷害的重金屬便包含了鎘(Cd),鎘屬於非必須元素,進入到人體後被排出的時間非常長、不容易排出會積累。鎘最知名的中毒症狀像是痛痛病,過去台灣也曾經發生過鎘米事件,當鎘蓄積在體內一定程度會造成肝功能傷害,鎘最常被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使用是作為塑膠袋的穩定劑。

銀則是很好的殺菌劑,被廣泛用在燒燙傷病患傷口之敷料及戒菸藥當中。然而銀對於鯨豚的健康具有負面影響,台大李文達博士更進一步研究,發現銀會散漫式地擴散在鯨豚全身的免疫細胞當中,進而使其免疫力下降。

在陸地上生活的我們可以為海洋做些什麼?陳孟仙認為,在高度文明、便利生活下,人類需要減塑、節約、做好資源回收,避免重金屬在環境中造成污染,如此才能夠享有永續發展的環境。

為促進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的普及,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海洋教育系列訪談節目,希望藉此讓大眾更認識海洋。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Tea Time時光」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5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