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實驗室啟動思辨表達 性別、動物入題





發佈日期:
2023-01-09
中文系指出,本次參與學生展現豐富的創意,題材新穎多元,跳脫出現實的框架,編寫出一套獨特的劇本。如上午班票選第一名作品《顛倒世界》,主軸環繞著坦誠面對自己,輔以性別認同的概念,令人對自我探索、性平議題產精切的思辨。下午班票選第一名《如果中山沒有猴子》,則以中山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和人物—台灣獼猴和國父孫中山為發想,假設一個校園內沒有猴子的獨特情境,是否還能維持原來校園生活的美好記憶?
也有組別以心靈成長的意涵為主題,例如《小鳥先生》描述一隻小鳥極欲成為鳳凰,決心前往傳說中能成為鳳凰的島嶼,在旅途中所發生的種種使得心靈有所歷練,隱喻我們的人生也需經過淬煉才能獲得昇華。以卡夫卡《變形記》為發想的《中山變形記》組,主角以假如每天換一種身分為設定,在交換身分時,學會去同情他人或事物,發人深省。以動物權為發想的《動物大反攻》組,則設定假如動物突然有智慧,開始捍衛自己的生存權,引領觀眾反思殘忍的動物實驗是否應該嚴令禁止,同時也探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活動後調查回饋顯示,許多學生認為中文思辨的課程破除以往想像中的傳統教學框架。透過本次「what if」實驗性故事發想的方式,搭配簡報設計、圖文編輯、說故事,學生創製出一本本精彩的線上有聲書,針對諸多重要議題加深理解與省思,結合語文、圖像、口說等多重敘事方式,在故事創意中學習思辨與表達,非常有趣。也有學生提及,觀看每一組不同的展現方式與故事內容,感到非常新奇,也認為透過本次有聲書的故事製作,增加了創意思考和簡報製作的應用能力。
(公共事務組編修)
2022 what if 實驗室代表作品:https://reurl.cc/delv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