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推升海工技術發展 海洋工程研討會促產官學合作

【海工系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社團法人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及海洋委員會主辦「第44屆海洋工程研討會暨110年度海洋及造船工程學門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主題涵蓋海洋工程、港灣工程、離岸風電與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結合全國海洋工程的產、官、學界集聚一堂,盛況空前。

中山大學副校長郭志文表示,中山大學致力推動海洋科學、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天然物及生物科技、海洋事務與政策等研究,積極建構海洋領域成為校園重點特色。未來五年中長程的發展中,也將持續強化跨校合作、國際交流、產學合作等,朝向國內海洋科學與海洋工程首屈一指、國際知名學府之目標邁進。

研討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海工系主任薛憲文特聘教授提到,此次會議6大主題包括「水動力、潮波流及漂沙研究發展」、「海洋及海岸規劃管理(監測、防災、規劃管理與治理)」、「港灣與海域工程」、「海洋能與離岸風力」、「氣候變遷對海洋環境及工程的衝擊」、「海洋及海岸相關議題」。會議為期兩天,齊聚產業界、政府單位、研究機構、教師及學生共500人共襄盛舉,並於活動期間發表245篇論文,口頭報告137篇及海報演示108篇。

研討會共安排 2 場專題演講。經濟部水利署林元鵬總工程司分享「因應氣候變遷台灣海岸防護調適工作」,由國立中山大學陳陽益西灣講座教授主持。林元鵬總工程司提到近年全球面臨到嚴峻氣候變遷的挑戰,水利署同步與各地方政府依據管理計畫,制定一級及二級海岸防護計畫,進行既有河堤改善與環境營造,降低危害帶來的衝擊。第二場專題演講由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張廣安教授以「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image and optics-based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flow measurement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為題,主持人為國立成功大學蕭士俊特聘教授。張廣安教授主要分享高解析照片、無人機(UAV)或是高空的人造衛星等影像提供,結合新式圖像分析模組,針對海流、波浪或泡沫等進行更精細的模擬分析,以利深入瞭解各項機制的成因。

除了兩場專題演講,研討會另安排學術論文發表、學門成果發表及學生海報競賽,探討我國港口與海岸開發、施工技術、海洋管理及海洋事務與未來展望,促進產、官、學合作,以提升我國學術研究與海岸現況實務連結之工程技術水準。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