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山大學首創心理不適假 盼接住學生「感冒的心」

發佈日期: 2022-10-24
學生心理議題備受關注,行政院兒權小組近期拋出設立「心理健康假」的討論,在高中端尚未定案,大學走在前頭。中山大學去年5月率全台之先,首創「心理不適假」,除讓學生能請心理假,必要時協助轉介至輔諮單位,有需要的學生可以勇敢請假,讓「感冒的心」喘口氣。

中山大學學生去年5月5日在學務會議中提案,希望推動新增「心理不適假」的假別,正視學生「心情感冒」,獲在場代表一致認同通過。而相關配套為通知導師關懷,引入關懷機制,必要時轉介諮商與健康促進組,期能適時接住需要協助的學生,讓這些喘不過氣的學生能得到空間與時間休息,避免情況惡化。

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利說,111學年至今有6名學生申請,占總體請假者不到百分之一,部分學生會在請假事由寫下自己心情,老師可從中知道學生遇到什麼難題。

2020年11月上旬,台灣大學5天內有3位學生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學生心理議題成為媒體關注焦點。教育部盤點各校心輔資源,協助大學補充相關軟硬體,大學生、高中生也紛紛發起設立心理假的需求。除了多所大學學生紛紛紛在校內提案,也有擔任兒少委員的高中生4月在行政院兒權小組會議中提案並通過決議,希望在事假、病假外,獨立出「心理健康假」,讓學生有短期調適情緒壓力的空間,但尚未定案。

不只在台灣,幾乎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機構,都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調適不良、甚至衍生出精神障礙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以往感冒咳嗽流鼻水時,大家知道要調整飲食作息、看醫生接受治療,讓自己的身體恢復健康;但當心情面臨低潮時,卻往往忽視警訊,甚至還會對面臨情緒問題的人投以不諒解的眼光。

中山大學表示,把心理假列為一種假別,意味著肯定每個人都有精神狀態不佳、有情緒調適需求的時期。期透過心理不適假,能帶動全體師生、乃至整個社會對於心理健康的理解,減緩學生所面對的社會壓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