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海洋教育Podcast系列》海工系副教授陸曉筠談「國小學生海洋素養最前線」

台灣四面環海,身為海洋子民對海洋有多少了解?知海、親海的能力是否隨著年紀漸長而有所提升?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分享「本國國小學生的海洋素養」,陸曉筠團隊針對109年、110年國家海洋研究院舉辦的兒童海洋繪畫競賽進行統計與觀察,分析競賽繪畫作品及文字所揭露的海洋經驗、素養及相關訊息,也呼籲民眾藉由平時作為,共同提升海洋素養。

陸曉筠表示,在網路媒體等第三類接觸下成長的兒童面臨到「經驗滅絕期」問題,導致缺乏對環境的真實感知及了解,面對海洋的素養也相對較不健全。她舉例,從小看較多卡通、藉由第三類接觸了解海洋的孩子,畫作中比較看不出生物鏈的關係,比較像是一缸一缸的水族箱。例如某些物種不該同時出現,卻把所有海洋生物都畫在一起;或是每一張畫裡都是滿滿的魚,但魚之間的差異小、分別不出魚種、畫中呈現的物種大同小異,只有海龜、海豚、鯊魚等不超過十多種的生物,不太是海洋資源豐富的臺灣應呈現的樣態,在去年海洋遊憩相關的主題中,看到許多像是將芭比娃娃放在水中的畫作。

團隊對比地域與畫作關聯也欣喜發現,近年來國小教育的學習歷程中,海洋素養有逐漸提升的趨勢。例如有海洋生活經驗、與環境第一類接觸的孩子身上,便可以看到其畫作中記錄到採撿海菜、鱟等經過實際生活經驗才看得到的內容,或是具備潛水經驗的學童畫作中,就明顯畫出水深的光影變化跟泡泡。

此外陸曉筠在畫作及文字分析當中,也發現海洋素養在低、中、高年級有不一樣的變化,越低年級的孩子在呈現海洋時會偏向美麗、浪漫方向,而中高年級的孩子教育階段中多了環境教育,因此會出現更多保育、保護海洋的概念。

從畫作中也可分析孩童對於海洋的認知與想像,例如畫作中看見吸管卡住海龜鼻孔,明顯受到新聞影響;但也有孩童想像騎在海龜背上、踩踏珊瑚礁等畫面,也可判斷孩童對生態保育的認知較為不足。陸曉筠觀察,孩童的創作中約七八成都是海下視角,就目前孩童潛水普及度而言明顯非實際經驗,高比例的海下視角顯示孩子跳過了跟海岸、海面互動的過程。她也提醒,談海洋素養不只是美麗的海底世界,同時也包含沿海的產業跟經濟、飲食、文化、休憩等多種面向,甚至是海的風險、海邊安全如何判斷等,都應該成為海洋素養的一環。

陸曉筠提出海洋素養培養建議,她認為,台灣從許多方面都能連結到海洋,包括研究日常食用的魚類、觀賞科普電影、到家鄉附近的沿海地區走走、參與淨灘活動、海域休憩等,都能累積海洋知識,只要平時多一些對海洋的好奇心,就是能夠提升海洋素養的方式。

為促進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的普及,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海洋教育系列訪談節目,希望藉此讓大眾更認識海洋。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Tea Time時光」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5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