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台拉立包容性都市主義論論壇 望打造三邊跨國學者社群

發佈日期: 2022-07-25
【人科學程提供】城市容納了世界半數以上人口,同時也是21 世紀人類活動焦點所在。為使城市滿足當代城市居民的多樣性,及其生活需求與平等,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拉脫維亞里加工業大學(Riga Technical University, Latvia)建築學院、立陶宛維爾紐斯理工大學(Vilnius Gediminas Technical University, Lithuania)都市設計系三邊首次舉辦包容性都市主義線上論壇,活動共吸引13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並就各自的專業分享了與「城市」相關的研究、建議及反思,同時交換意見。

立陶宛維爾紐斯理工大學Egle Navickiene副教授關懷城市設計於不同時代的改變、發展及建築的永續發展;Dalia Dijokiene副教授主要關注城市發展的可行性研究;Gintaras Stauskis教授就城市景觀及參與式規劃發表看法。另外,拉脫維亞里加工業大學Sandra Treija教授個人研究都市更新與建築遺產保存。博士級研究員Alisa Korolova分享了台灣、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現行計畫《都市更新中的最新信息系統》(Up-to-date Information Systems in Urban Regeneration)的合作模式,以作為未來三邊合作參照。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陸曉筠副院長首先介紹西灣學院及人科學程,後續討論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沿海地區氣候適應問題和綠色建築於災害中的角色;人科學程楊政融助理教授則延續陸副院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意識,關注2050淨零碳排,同時分享其與德國大學的相關學術、技術交流經驗。夏晧清助理教授發言聚焦於智慧運輸,同時表示這是其目前研究主題。人科學程合聘教師趙可卿助理教授的研究則從「人、建築與公民身分」出發,進而論及城市的包容性問題。其他與會學者還包括拉脫維亞里加工業大學建築學院Ugis Bratuskins院長、中山大學人科學程謝如梅副教授及宋世祥助理教授。

在會後討論中,立陶宛維爾紐斯理工大學建築學院Liutauras Nekrosius院長表示,期許未來能夠有更多實際的線上線下合作,如短期交流、學術研討會及跨校學位。論壇籌辦人趙可卿提到,近年台灣與波羅的海國家間密切交流,如何建立一個持續性的學術研究合作模式也更為重要。十分高興能透過此次活動,讓三方師資達成未來合作共識。從本次論壇的分享可以發現,不同專家學者關注的城市議題雖不同,但其共通點在於對城市永續以及跨領域合作的重視。她也期許此次不僅打開三邊合作的契機,更能成為未來合作關係的堅實基礎。目前規劃疫情期間暫定以定期線上交流為主,未來目標希望打造一個跨國家、跨領域的學者社群,針對三個國家在地城市的個性議題進行跨國訪查與研究。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