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社區、藝術、企業金三角 中山大學推地方共創

發佈日期: 2022-07-11
【公事所提供】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USR計畫,與企業夥伴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地組織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策展單位日青創藝合作舉辦《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地方共創展,即日起至7月15日於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展開為期1個月的展覽與周邊活動。中山大學管院「產學合創.在地共融」USR團隊舉辦展覽延伸講座—「社區、藝術、企業的三角關係」專題座談,特邀財團法人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阿伯樂戲工場團長簡翊修與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資深經理陳志維參與對話,從三個不同端點的角色聆聽彼此的經驗與看法,分享如何開啟藝術與企業的合作空間。

USR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兼管院副院長郭瑞坤指出,社區與藝術團體希望可以和企業合作,而企業CSR投入文化藝術發展,不僅是強化企業與社區的連結、經濟發展、教育推廣及其他領域的投資,更是強化企業的核心價值與品牌形象。當企業對藝文活動有愈多的支持或協力,企業往往也能提升其創造力。

財團法人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葉重利執行長表示,當企業與藝術團體合作時,會思考專案的永續性及對社會的影響力,主要會考量專案是否提出新的做法、社會參與能對應到的SDGs、團隊的核心價值以及預期創造的影響力。藝企合作是在推動永續性的運動,不是一次性的活動,整體的計畫需能產出具體辨識的「品牌形象」。企業端在執行CSR的策略路徑,會以影響力評估的架構思考專案,因此葉執行長也建議社區和藝術團體未來提案時,不妨嘗試換位思考,融入影響力評估的系統設計提案計畫,具體論述專案對社會影響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阿伯樂戲工場簡翊修團長則分享,將戲劇帶入社區的合作經驗,劇團秉持社會體察和社會實踐兩個核心價值,用活動、遊戲的方式讓不善於表達的社區居民把對在地的情感、記憶抒發與表現。每一次的創作都是挖掘當代社會議題,透過戲劇的轉化叩問、重新梳理,將無法具象化的事物透過表演傳達給觀眾。

中山大學社發中心資深經理陳志維身為2021年中山大學「藝企公益藝術公益媒合支持計畫」計畫統籌,以「公益的最大公因數」分享合作專案中中介角色的經驗,其不僅要領會藝術家的想法與想像,同時也要瞭解企業的思考和需求。許多能成功向企業提案的計畫,最重要的是藝術家單純的起心動念,在提案上也有明確的對象與問題意識,並與本身的專業結合、清楚地陳述想法,此外更要有創新的做法。

本次座談會參與對象包含藝術團隊、中山大學學生、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等,並於《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FB粉專進行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民眾線上收看與互動。現場民眾也熱烈向各位與談人請教在合作關係中,如何在各利害關係人間求取平衡,以及冷門議題的NPO組織如何參與進合作關係。

從企業端、藝術端和行政端三個方向探討各自的執行經驗與看法,不同的立場看待藝企合作專案有不同的認知與考量要點。而每一位與談人皆提到「共同核心價值」是關鍵,無論是藝術團體在尋找贊助方,或是企業在評估合作案,皆會去篩選雙方關注的議題與想傳遞的核心價值是否相同。當文化藝術能與企業關注的議題結合,彼此協調找到願意一起共同成就的事,如同葉重利執行長強調的:「當一群人心適的共創,會讓一切有了可能」。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