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穀物風篩、搗小米 中山師生向山林學永續

發佈日期: 2022-05-23
【社發中心提供】結合全校「中山永續月」的活動,中山大學USR-hub種子型計畫「雲霧山林黃金城:魯凱族霧臺鄉小米復耕與創新計畫」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合作舉辦「Umawma原民文化與永續座談會」。計畫主持人巴清雄表示,Umawma為魯凱族語中「田」的意思,代表萬物的生長皆從土地而來。活動中特別邀請魯凱部落耆老宋文臣(Legeaii Sukinadrimi),及霧臺鄉魯凱文物館館長貝若桑・甦給那笛米(Peresange Sukinadrimi),以原住民的視角探討人、土地與永續的關係。

臺灣原住民已在山林間生活了數百年,不僅從山林獲取生活所需,也向山林謙卑地學習與天地自然的關係。當原住民走入山林,首要目標並非是獲取獵物或開墾作物,而是先觀看哪些地方需要整理、哪些地方已經傾頹,思考如何恢復環境原有的樣貌,這種對待山林的尊敬態度,也正是當下國際正在風行的永續發展精神。

耆老宋文臣(Legeaii Sukinadrimi)全程使用族語,再由貝若桑館長進行翻譯。他談到,原民所定義的環境(kai taikaiyaneta)是指「穹蒼之下萬物所賴以存在,本具調節功能的自然空間。」他以「狩獵者的三隻眼睛」來敘述環境與永續,強調當一名者走獵場,首先要觀察環境,並思考每項事物包含自己在於此的原因,才能知道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高齡已達84歲的宋文臣,人生當中也歷見霧臺山林數十年來,經歷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坍方、掉落與盜伐等的景象。他感嘆地說,山林就像「一個沒有穿衣服的人」,因此至今他仍努力透過植樹,希望回復山林應有的樣貌。講座中耆老溫柔的叮嚀中山年輕的學子們,雖然災害這件事發生在霧臺地區,然而自然影響是屬於世界性的,請大家一起關心這件事情,因為「好與壞我們都分一杯羹」。

貝若桑館長則她的經驗出發,以文化層面來剖析對霧臺地景的觀察,文化(kakwakudhane)在魯凱族語裡所代表的意義是「人類所創建的生活」,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地景不僅僅是自然地貌,還有在上面生活的人、事、物,所產生的影響。她分享部落長輩告訴孩子們「所有的傳承,沒有環境就不可能發生」,因此環境與文化是緊密結合的。而文物是文化的脈絡,貝若桑館長也藉由文物介紹與同學互動,從中學習魯凱族人生活中的智慧,她點出部落文物的共通點皆是「取之於自然」,因為生活週遭的一切都來自於大自然,讓學子意識到人類與自然萬物間並非是三角形的階層軌跡,而是呈現圓形互動,我們都是圈上的一點。

本次座談也結合巴清雄教授與于欽平教授合開的「原民文化中的科技探索」課程成果發表,展示三月份中山學子至霧臺部落進行實地踏查的成果。學生特別將山上魯凱族部落使用的器具搬到校園,於校內菩提樹廣場展示,並運用課堂所學的原民科技知識設計為闖關活動,讓全校師生體驗「穀物風篩」(pavalri)、「搗小米」(syalribu)、「石板屋的秘密」(talalibi ka dane)等部落文化活動,結合課程所學解說活動中的科技原理。
活動中更特別邀請部落耆老宋文臣先生,以及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利教授為學生所釀製的小米酒進行開酒儀式,耆老表示開酒在部落中是極為盛大的儀式,表示有重大事件在此發生,很榮幸受邀中山大學為活動開酒且很高興看到學校如此重視部落文化與永續的議題,現場吟唱起部落歌謠,為整體成果活動更添精采與豐富。

「魯凱族霧臺鄉小米復耕與創新計畫」接下來也將規劃帶領學生上山參與魯凱族年度盛事活動─小米負重競賽活動(Twatinatina),與族人共同將小米從田間背負回部落。巴清雄教授強調,「魯凱族有著共作共享的文化習慣,我們希望帶領中山學生透過實際參與,不僅了解作物的生長狀況,也能融入族人的文化與生活,達到真正社會參與與實踐的目的。」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