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遠見雜誌》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儲備可跨國溝通的雙語實戰力

全文轉載自《遠見雜誌》2022研究所指南
研究所大哉問5〉碩士全雙語如何迎戰國際化趨勢?
文 / 林莉庭    攝影 / 張智傑


全球化讓國際交流愈趨頻繁,跨國工作已是不少行業的常態,如科技業。要因應當前國際互動增加的態勢,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認為,培養語言能力是首要之務,不僅雙語教育刻不容緩,若能直接到國外交換學習,更有助益。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大企業如台積電、台塑要到美國設廠,國際移動已勢不可擋。尤其自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更緊密連結,要關起門來面對,並解決複雜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但創造力跟影響性肯定比不上跨國協力。 

台灣過去人才培育比較強調個人表現,我們常常是個人強,但未來的工作模式會更著重團隊合作,才能跨領域整合各國資源。當我們在思考高等教育的未來,也要考量到跨國溝通的需求,基本上,雙語能力不可或缺。 


團隊合作成趨勢,語言能力不可少 

未來的人才,不僅要能面對社會脈動瞬息萬變帶來的挑戰,批判思考、創新思惟等能力,也很重要。但在培育高教人才時,較常被忽略的,就是如何跟團隊合作,不管在學習或解決問題時,這個能力都是必備的。 


現在大家常說的跨領域,也就是要解決任何複雜的問題,絕對不會只倚賴單一領域知識,跨域的概念就隱含個人必須要跟別人合作。一個人不可能18般武藝樣樣精通,我很鼓勵跨領域學習,但更重要的是,要怎麼形成一個團隊,大家能透過合作,去面對社會變遷之下延伸的許多問題。 

以研究所教育而言,希望學生配合個人興趣或生涯規劃,多嘗試跨領域學習、接觸不同學術團隊。相信國際或校內學習的經驗,能讓他們學會跟人家合作,在未來遇到挑戰時都可派上用場。 


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在過去較傾向單打獨鬥,我期待學生在讀研究所時,不要自己悶著頭讀書做研究,一定要開放胸襟,勇於跨國、跨校、跨領域交流,去修不同學院的課,必然能對自己的專業產生加值效果。 


團隊合作需要進行大量人際溝通,再加上國際移動是常態,語言能力已是基本的素養。從今年開始,我們每個研究所一年至少要開六門全英文課程,最少共18學分,兩年36學分,確保研究生用全英文課程取得碩士學位。 


當全英文教學模式慢慢建立起來,就可以逐漸減少語言溝通的障礙。一旦我們創造對語言學習更友善的環境,自然有朋自遠方來,會吸引更多外籍生來就讀,對本地生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互相交流之下,一定能拓展眼界,獲得許多成長。 


勇敢踏出去,發現世界的美好

去年,政府公布「雙語國家政策」,我們早在2018年,就確立未來要走向全英語大學,目前循序漸進推行許多計畫,包括開設全英語專班等。 


不只是校內課程全都使用英文進行,我們也想盡可能開拓學生視野,借助與姊妹校合作,讓同學到國外展開更長久、更融入當地的國際體驗。我們盤點目前有200多所姊妹校,幾乎是歐美、亞洲、大洋洲的國際名校,他們的師資、科研能量、校友都非常亮麗。

 
我們必須把握機會,讓學生能搭上這些學校的教學研究和人才培育資源,將全世界的大學,都變成我們的學習平台。對於在研究所階段來到中山學習的人,我們很看重國際交換的經驗,已將博士班學生赴國外交流學習列為畢業條件。 


研究生除了養成專業能力外,也要具備跨文化理解與溝通能力,而出國交換,能與國際接軌、連結國際學術界,對未來發展,不論在產業或在學術的路上,必然能走得更好。 


許多學生會擔心出國交換費用高昂,對學生因經濟問題而卻步的情況,我們會盡力給予幫助。如果學生願意到國外院校研讀或企業實習,我們一律提供津貼,每名學生每月1萬元獎學金,最長可補助一年,經濟弱勢學子則由學校全額補助。我們致力創造不要因經濟問題而阻礙人才發展的環境。 


這種在國外生活的體驗式學習,真正走過所留下的感受和感動,肯定會對生命產生影響。就像即便現在已經可以在網路上看許多戲劇、舞台劇等演出,但在現場觀看的感受總是會不同。 


只要踏出去,就會發現這世界真的很美好、體會到很多生命的悸動。世界之所以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每個國家的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想法都存在若干差異,學會尊重、接納並欣賞,對未來人生發展非常重要,這是在人才培育時非常需要看重的意涵。 


原文請見https://www.gvm.com.tw/article/8260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