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影音》復刻余光中故居場景 中山大學辦紀念特展

發佈日期: 2021-04-20

國立中山大學為紀念「永遠的鎮校之寶」余光中教授辭世3週年,即日起至5月19日,在圖書館推出「無鞍騎士頌─余光中與臺灣現代藝術特展」,現場除透過詩作、評論、實物及其重製品、舊照與著作,展現余師在台灣現代藝術史上的影響力,更復刻還原他早年在台北市廈門街居住的部分場景,邀請民眾一同緬懷這位文學巨擘。

「無鞍騎士頌」紀念特展今(20日)舉行開幕典禮,包括已故詩人教授余光中遺孀范我存女士、女兒余幼珊與余季珊等家屬,與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圖書與資訊處處長賴威光、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前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鍾玲等皆出席。范我存致詞時表示,余光中與繪畫的關係,起源自他早年欣賞畫家梵谷畫作,「余先生賞畫時感覺腸胃在攪動」,開啟對印象派畫風的興趣後,花了1年時間完成《梵谷傳》翻譯。1958年,余光中去美國留學則修讀「當代美術史」課程,過程中,不論在人文或文學繪畫方面,皆產生新的想法,對西方繪畫產生很大興趣,之後回台,結識「五月畫會」畫家,雙方在討論繪畫的過程,余光中因而陸續發表對繪畫的評論與看法。

現場也介紹「台北廈門街時期的余光中」,中山大學圖書與資訊處處長賴威光表示,余師在青壯年階段,創作能量相當豐沛,其中,光是詩作就有400多首,這次特展精挑的詩作,部分主題就談廈門街的雨、風、書蟲、笑語等,呈現余師眼中的廈門街景與感情。他強調,本次重現余光中於民國39年至63年住在廈門街上的日式瓦屋部分場景,除「復刻」余師的日式書房,還搬來了一棵刻有「YLM」(YU LOVE MIMI的縮寫,意即余光中愛范我存小名咪咪)的楓樹,還原當時余家溫馨家庭生活的氛圍。余光中過往與藝術家、詩人的互動,也透過舊照片輪播,搭配「踢踢踏」為詞的聲樂曲,提供觀賞者仔細體會。

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指出,余師能「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與翻譯等創作,但卻很少人知道,余師從青年時期就開始撰文,為台灣眾多藝術家發聲。中山大學這次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下,推出《無鞍騎士頌》主題特展,《無鞍騎士頌》指的是余光中在35歲時,為台灣藝壇重要先驅「五月畫會」美展所撰寫的評論,「余師將抽象畫與他所擅長的現代詩做比較,認為這兩個領域就像兩匹未配備馬鞍的千里馬,唯有善騎者才能馳騁。」

中山大學表示,余光中當年推廣台灣現代藝術不遺餘力,因此,與不少畫家建立良好情誼,「雙方文、藝交流過程還蹦出新火花,成為彼此日後創作的養分」。這次特展,部分作品即以「詩畫合版」呈現,余師寫給席德進、羅青、席慕蓉等3位台灣現代畫家的詩作,包括《寄給畫家》、《你仍在島上:懷念德進》、《飛碟之夜:羅青畫展所見》、《髮神:席慕蓉畫中所見》等,也都在這場展覽中展出。

此外,開幕儀式也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蕭瓊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退休教授洪根深畫家,擔任本次特展的開幕演講者及引言人,精闢闡釋余教授對於臺灣現代藝術較鮮為人知但卻極為重要的影響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