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搶3全國最多 中山大學獲核科技部臺比雙邊合作計畫
發佈日期:
2021-01-18
2021年台灣─比利時雙邊合作交流計畫是由台灣科技部(MOST)與比利時荷語區科學研究基金會(Research Foundation – Flanders,FWO)及法語區科學研究基金會F.R.S.(Fu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FNRS)共同支持,為雙邊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研究計畫提供為期兩年的經費補助,以鼓勵雙邊基礎研究,推動知識交流。中山大學今年獲得補助的3個研究團隊,分別是由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獲得科技部及F.R.S.FNRS補助)、光電工程系系主任兼特聘教授林宗賢,及政治研究所所長兼教授劉正山(獲得科技部及FWO補助)所帶領。
張詠斌副教授所率領的團隊成員,包括了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尤柏森、以及比利時方主持人兼天主教魯汶大學地球與生命研究所教授Qiuzhen Yin。團隊重新彙整能靈敏反應溫度與降雨訊號的海洋紀錄,嘗試結合日照改變量以及東亞、北美冰川體積消長等邊界條件,進行氣候模式的情境模擬。新的數據與模式結果將探討非典型冰期MIS 14異常氣候與熱帶海洋、全球氣候變遷的關聯性,並測試熱帶海洋的動力機制與季風系統等非線性因素對於低緯度海洋的反應,及其在調控全球氣候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提供預測未來氣候與海洋變化趨勢的重要參考。
由林宗賢教授所主持的計畫共同主持人包括材料與光電科學系教授蔣酉旺、光電系助理教授王俊達,以及比利時根特大學液晶及光子學研究團隊領導人Kristiaan Neyts教授。雙方共同研究光配向結構應用於仿生光子晶,亦即光配向圖案與獲得的重新自組三維光子晶體結構之間相互作用。比利時根特大學團隊所開發的結構化外光配向技術,將應用於製作具有可變表面錨定及周期性模式的基板,並增強中山大學研發的基於自組裝材料的大型三維光子晶體。
劉正山教授則是與政治所助理教授張晉赫、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康藝晃,以及比利時方計畫主持人、天主教魯汶大學媒體研究所教授Leen d'Haenens、博士後研究員Thomas Frissen、還有社會學研究中心博士生David De Coninck共同探討並比較比利時與台灣在COVID-19疫情下的社會極化(偏激)與政治信任,以了解民眾的政治偏好如何在壓力下及混亂中改變,甚或變得極端。研究團隊試圖了解民眾的政治行為、對政治領袖的態度,以及對政府信任的凝聚或動盪等面向,來評估民主如何運作和鞏固。
中山大學一向積極推動師生與研究人員從事國際交流,目前與43個國家的264所大學建有合作關係,其中包含比利時大學的天主教魯汶大學、根特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及列日大學等四所高等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