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諾貝爾獎系列》疫情時代的療癒詩歌 詩人陳育虹葛綠珂最新譯作首公開

發佈日期: 2020-12-23
【人文研究中心/文學院/教發中心提供】「以帶有素樸之美的詩性心聲,帶出個人存在的普遍處境」,今年世界各地遭受疫情肆虐,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詩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中山大學舉辦諾貝爾奬系列講座,文學獎專題講座邀請享譽海內外的知名詩人陳育虹蒞校分享,講座在文學院院長游淙祺和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張錦忠引言下拉開序幕。除文學院之外,社、管、理、工等不同學院的師生也特地前來感受文學的詩性魅力。

陳育虹為葛綠珂詩集《野鳶尾》中文版譯者,從過去翻譯眾多英美知名詩人的經驗談起,陳育虹提及曾為了翻譯一位詩人的詩集,她需要先將詩人的所有作品全數讀畢,其對翻譯的謹慎讓在場觀眾自嘆弗如。談到為何Glück翻成葛綠珂時,陳育虹說道,是由今年初甫過世的詩人楊牧所建議,依據德語的發音譯成。陳育虹從葛綠珂坎坷的身世和厭食症如何影響其創作娓娓道來,也帶著現場的聽眾一字一句進入葛綠珂的詩歌世界,為了完整介紹這位桂冠詩人,陳育虹同場加碼在家中新譯、尚未公開的葛綠珂詩作,中英對照親炙大師原文風采。

陳育虹老師分享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的觀察,她認為在川普執政的美國和各地國際情勢的動盪,更因今年全球流行的Covid-19疫情影響,讓這個世界大大改變,隔離也改變了人之間的關係,而葛綠珂自傳性、與自己內心對話的特質,得以撫慰飽受疫情煎熬的人們,其詩作時常和信仰對話,詩作展現了對信仰的掙扎,特別在疫情之時,人們會質疑信仰,但同時也需要宗教陪伴來面對親友離世。陳育虹對於桂冠詩人的精闢分析讓全場欲罷不能,會後她也幫許多慕名而來的書迷簽名留念。重回故鄉的陳育虹最後提到和余光中老師的緣分與感召,相約來日再至中山大學演講。

為拉近師生與諾貝爾獎的距離,中山大學舉辦諾貝爾奬系列講座,以經濟、文學、物理、醫學與和平獎得主為主題,邀請同領域學者作家進行專題分享。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