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影音》盡頭微光共學音樂會 文學院教師群首度跨域交響

發佈日期: 2020-12-14
【文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與文學院共同舉辦「盡頭微光:2020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XVI」音樂會,今年音樂系首度與中文系、劇藝系和哲學所教師展開跨領域對話的共學模式,嘗試在作曲的過程中納入不同領域的對話,讓作曲思維和演奏技術之間能有更多的新可能性發生。
 
「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為中山大學音樂系教師創作類發表傳統,自2005年起辦理至今已16屆。本次的跨域合作由哲學所所長楊婉儀撰寫〈盡頭微光〉之策展論述,再與音樂系副教授李思嫺、教授應廣儀與助理教授劉聖賢共讀研討並創作。在演出呈現上,則由劇藝系副教授林宜誠與三位作曲家討論後,帶領劇藝系學生參與本次音樂發表會的燈光設計及舞台設計。中文系副教授杜佳倫則於演出當天以文學與語言的專業與作曲家們展開對話。
 
當哲學思想之光引動作曲家創作的思維,將創作出什麼樣不同以往的作品呢?李思嫺讀後創作〈雲起水窮,在「~」之間〉,以「水、雲」為始,以「水、雲」為終,闡述走在同一條路徑卻有不曾來過的感受。應廣儀讀後對攝影家陳尚平的兩張攝影作品有所感發,創作〈尋光〉嘗試探討人對於快樂的追尋。劉聖賢則由詩人余光中作品〈蒼茫時刻〉中的四個詞句發展出四段音樂主題,以探索時間與存有的議題。
 
本次作品發表與對談,不同以往在藝術大樓音樂廳舉行,而是選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的B1小劇場,技術統籌林宜誠指出,此次燈光和舞台設計希望呈顯「光」與音樂作品結合的構想。對此,與談人杜佳倫表示,剛進到小劇場是極黑而無光的,為黑暗所包圍的感受讓她更期待音樂會台上光影所產生的變化。
 
音樂會的第一首作品由古琴演奏家黃錦輝演奏李思嫺的〈雲起水窮,在「~」之間〉,演奏家在舞台上兩台不同定弦的古琴來回交錯彈奏,並與預錄的古琴音樂對話。李思嫺表示,在讀過楊婉儀老師的策展論述後,因其中提及的哲人箴言:「人們無法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她選擇五段古琴音樂中跟「水」有關的片段,深入聆聽後再重組,其中有些相同的片段,但放在文本不同位置,再加上古琴特殊的記譜法和特殊的演奏技術,使人聽不出來前後有重複片段。而這也與楊婉儀老師的策展論述:「每一個生命中發生過的不可計數的在─之間,多麼的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相互呼應。與談人杜佳倫則認為,李思嫺老師的作品打破文學中「複沓」的線性規則,表現出螺旋狀的複沓,呼應李老師「雲起水窮,水窮雲起」之創作思維。
 
應廣儀得知此次發表會選在小型劇場演出,所作〈尋光〉採以5.1聲道環繞音響來創作。演出時同時放映攝影家陳尚平兩張與光有關的攝影作品,照片配合音樂構思,循著焦點緩緩縮放大小與遠近。而其中一張照片是小女孩由光亮的門外奔向黑暗的屋內,這段演出與楊婉儀老師的策展論述:「如星空般神祕地閃爍於未知邊緣的盡頭微光,是光明也是黑暗,是希望也是幻影,盲目於當下的生命依靠著它,彷彿站在兩端之間的徘迴者,如若扶著絲線行走於深淵上一般地朝向未知前進。」相互呼應。杜佳倫聽完〈尋光〉後表示,由音樂與影像感受到人們其實不需要特地向外追尋,而是往內有了距離才能看到光,往外直追著光反而是看不到的。
 
音樂會最後由劉聖賢演出〈蒼茫時刻〉,此作品的四段音樂主題取材自余光中老師詩作中的4詞句「黃昏」、「霞光」、「防波堤」、「孤獨的貨船」。劉聖賢表示,這首曲子想傳達對系上已故日籍同事的思念,懷想過往在課後時常一起在藝術大樓欣賞落日和談天的時刻。楊婉儀表示,在聆賞的過程也讓她想起兒時父親騎摩托車載著她一起看落日的回憶。杜佳倫也回應,蒼茫時刻所描寫的黃昏讓她感到這個時刻非常「魔幻」,且樂曲帶有強烈記憶感,讓她想起小時候的許多回憶。
 
音樂會現場座無虛席,觀眾無不沉浸在富有哲思的樂音之中。中山大學資管系大二的蔡秉祐表示,本次幽暗的空間設計讓他十分期待音樂會的演出,〈雲起水窮,在「~」之間〉是他最有感觸的作品,古琴音色很純粹,聽起來雖然孤獨但又自在自適,令人非常著迷。「盡頭微光:2020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XVI」音樂會的作品發表與對談,讓文學院教師社群能有不同以往、跨域交流的新嘗試,文學、哲思、劇場與音樂的交響,無不讓在場的師生和聽眾有更加深刻的藝術體驗,並對不同學門間如何跨域有更多體會。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