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昔大漁旗重現 師生新創團隊「山津塢」復興在地文化

【校園記者張鈺鈴採訪報導】式微近半世紀的大漁旗,曾經承載著漁人們的期盼,在高雄港區壯麗飄揚。中山大學社會系團隊在USR計畫「城市是一座共事館」支持下,從高雄港區出發,蒐集台灣各地與大漁旗相關文史資料,甚至遠赴日本取經,籌組創立新創團隊「山津塢」特色品牌、發想文創商品與展覽,以推廣、重現大漁旗文化。

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楊靜利帶領行傳所學生林芮君、社會系兼任講師李怡志、劇藝系碩士班展演設計組校友陳依寧、計畫專案經理王威棋、張淑雯組成「山津塢」新創團隊,「山津塢」名稱由來極具巧思,「山」象徵中山大學以及被山環繞的地理位置,而「津」則為渡口問津,帶有嘗試、探詢漁旗文化之意,「塢」則指高雄港區船塢。「山津塢」團隊延續「HFCC-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致力研究高雄港區早期大漁旗文化,以及文化之復興、轉型,成立至今已4年。

負責漁旗設計繪圖的團隊藝術總監張淑雯說明,「掛大漁旗」是舊時新船下水典禮上常見的儀式,將色彩鮮豔的大漁旗印上「滿儎」、「大漁」等字樣,掛滿船身,象徵豐收與滿載而歸,有趣的是「漁」字必要加上三點水代表漁獲,「儎」字則要加上人字旁,代表人和漁穫都會平安歸來。在早期30、40年代,大漁旗曾是高雄重要的海洋文化,談到此文化曇花一現的原因,張淑雯表示,70年代台灣工業起飛,帶動造船業興盛,製作過程精細、費時的大漁旗無法負荷如此龐大的需求量,導致傳統糊染技術被電腦印刷、網版印刷取代,許多技師離去,使得這項文化日漸凋零。

大漁旗文史調查初期十分艱辛,中文文史資料不超過5篇,即使有一些日、韓文資料,也因為翻譯上的落差導致蒐集更加困難,負責文史調查的李怡志回想,起初只要一查到新的資料與線索,就會開心地和團員們分享,「真的不容易!高雄在地的大漁旗技師也寥寥無幾了。」他也曾為了蒐集日本相關文史資料,持續至日本技師的Facebook粉絲專頁按讚、留言,漸有互動後才得以開啟日後和日本技師交流的契機。

山津塢曾於2019年邀請日本鹿兒島「龜崎染工」第五代漁旗傳人龜崎昌大來台,分享傳統漁旗糊染技術做法,陳依寧分享,當時團員將所需材料準備完善,但後來卻發現染料製作上依舊忽略了許多細節,例如糊染技術所需要的糯米、石灰等都很講究種類與品質,調配染料時也受溫度與濕度影響,導致製作效果差異。陳依寧說,現代講究永續發展,很多早期製染料時會加入的鹽酸、福馬林都被取代,或是直接不使用了,雖然更加環保,但卻使漁旗容易褪色、保存不易,是現代漁旗文化的一大挑戰。

為推廣大漁旗文化,山津塢團隊於駁二棧貳庫舉辦常設展,展場可見一幅幅歷史悠久的傳統大漁旗,團隊利用漁旗製作工具製成展示架,重現早期漁旗製程,讓觀眾能身歷其境。山津塢現階段以實驗性角度嘗試發展文化創生,除了文創設計、展覽等,到國外設展、研發象徵性「滿儎冰」、製作故事性繪本、申請文化保存等等都在規劃中,李怡志提到,未來還有更多推廣、復興計畫,希望能藉此延續港區在地文化,「大漁旗這個記憶已逐漸消失了,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它。」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