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影音》「斜槓不如找隊友」 西灣談共學:善用差異

發佈日期: 2020-09-28

【校園記者黃婷容採訪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於教師節當日,舉辦第三屆「西灣談共學」成果展,展內主要以5大主軸、17個產官學跨領域議題作為問題核心,輔以靜態展示和師生動態短講形式呈現,持續推動師生共生共學,打破既有學習框架。校長鄭英耀指出,在這個重視跨領域的時代,「與其斜槓,不如找對盟友」,他強調,尊重各種專業差異,成為能與各領域合作無間的個體,善於打團體戰,比培養自己成為「千手觀音」更為重要。
 
首先登場的「大師對談」,邀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與鄭英耀校長以提問對談的形式,探索共學對於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吳靜吉教授以「知識的擺渡人」,象徵教師在教育體系中扮演的重要地位。他認為,大學作為一個傳遞知識的平台,除了將統整前人學者留下的珍貴思想,更需保有敏銳的知覺,在適應社會瞬息萬變的改變之餘,不忘把視野回歸自身。師生「共創共學」將是未來學習的趨勢和常態。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則以「改變」,作為今年共學群成果展的問題意識核心。他提到,「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迫使世界不停地在改變,學習方式轉變、產業也在不停更迭,而當今天離開校園時,我們會碰到什麼困難?」鄭英耀以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提出,21世紀必備的「五大能力」作為期許,分別為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溝通協作力、全球議題解決力、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力,以及快速適應變動力,共學跨領域實踐無疑成為達成此五大能力的必經航道。鄭英耀校長表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事實差異,只有透過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而了解差異、善用差異、活用差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培養跨域分享的基本素養,進而與各類差異共同合作,創造更高價值。
 
中山大學教務長李志鵬則提到,「未來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將更強調跨領域的整合學習,中山大學致力推廣共學的初衷,是希望藉由共學的概念,提前培育能與社會,甚至是世界接軌的人才」。他說,跨域共學打破科系既定框架,人文與科學再次碰撞出絢爛火花,T型人才能力的培養,將成為適應未來社會轉瞬變化的首要目標。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認為,「中山大學本身含有許多不同的學術專業,經過跨領域學習的實做展現,一方面呈現師生共學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與社會對話,畢竟,大學無法獨立於社會之外」。
 
第三屆「西灣談共學」成果展為期三天,除了大師對談,共學群更以海洋與環境守望、社會議題關懷、南方文化創造、產業經濟推動、地方治理協力作為5大主軸,以靜態議題展示與動態師生短講呈現,內容結合海洋、科技、人文、產業、地方、實務等17個跨域議題,期能透過互動式體驗活動,共享「從做中學」的經驗。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