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自製聲音採集器 中山學生紀錄日常聲景

發佈日期: 2020-09-23
【校園記者邱以慈採訪報導】日常的聲音原來這麼有趣!中山大學HISP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副執行長、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邀請駁二駐村藝術家蔡坤霖,帶領師生用隨處可得的材料製作聲音採集器並分享採集成果。有別於印象中的專業收音設備,免洗碗、瓦楞紙,中山學生利用簡易材料製作聲音採集器,海堤波濤、駁二輕軌,聲聲入耳,師生共同用聽覺挖掘西灣日常聲景。
 
蔡坤霖講解聲音採集器製作原理及不同材質差異,他舉例,木質材料因為隙縫和孔洞較大,可吸收較多的聲音,因此用來製作聲音採集器效果最佳,而塑膠等孔洞越少的材質則會讓聲音反彈、散掉。不同於大部分人使用瓦楞紙製作聲音採集器,中山大學機電系三年級的張期利用塑膠材質的油漆桶,他選擇紀錄中山大學附近地區的日常,像是駁二輕軌行進聲音和中山海提的海浪聲。蔡坤霖則透過錄音檔分析採集器與海水的距離,甚至透過車廂進入車站和駛離的聲音判斷聲音採集器的擺放位置。藉由單一聲音被放大,讓習慣於日常各種聲音的聽覺變得敏感,蔡坤霖認為,聲音採集的要領就是要認真和用心聆聽,而非是隨意接收聽日常聲音,前者才有機會察覺這些聲音與日常生活有著多緊密的關係。
 
蔡坤霖談到,可比照在不同環境條件採集的聲音,會發現平常容易忽略的小細節。中山資管系大四的袁昊發揮創意,將雙層瓦愣紙製作而成的聲音採集器和手機放置冷凍庫中,以紀錄冰箱內的聲音,意外了解聲波在冷空氣中會相較熱空氣中走得慢。一位鹽埕區居民更拿電鍋鍋蓋來製作聲音採集器,體驗不同的採集效果。蔡坤霖也播放一段充滿雜音的音檔,之後解答是船停靠的過程,更讓師生及民眾感到驚奇,「沒想過海中有那麼多聲音!」
 
「有比較才會知道差別在哪」,蔡坤霖提醒學生不光是採集器材質會影響蒐集到的聲音,可在每一次錄音前紀錄時間和錄音的對象,並拍攝照片紀錄當下的情境,這樣在下一次錄類似主題時,能更精準地掌握差別之處。蔡坤霖透過工作坊讓參與學生聆聽不同聲音,藉此描繪出物品或情境,體驗聲音作為一種「通用的符號或語言」媒介,引發大家關注那些被忽略,或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聲音,從中發現更多周遭的樂趣。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