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教學實踐環環相扣 亮點計畫主持人不藏私

發佈日期: 2020-08-10
【教發中心提供】為提升教學品質,提供教師所需的補助資源,教育部107學年度正式實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然而如何正確、有效地評估學習成效,是初次申請計畫者常遇到的瓶頸。有鑑於此,中山大學「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舉辦教師工作坊,特別邀請亮點計畫主持人、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巫博瀚,以「學習成效評量設計實務工作坊:教學實踐研究的觀點」為題,帶領與會教師實際操作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設計。
 
巫博瀚提到,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執行流程有五大階段:「問題意識發想、確定教學目標、擬定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學習評量」。其中學習成效評量作為最終階段,常與期末考畫上等號,但巫博瀚強調,執行計畫從頭到尾的每個環節,其實都會對評量產生影響,其中尤以最初的問題意識發想最為關鍵。他表示,問題意識即是觀察教學現場中待解決的痛點,釐清問題本質,並透過文獻爬梳解決方式。巫博瀚認為找出問題不難,難的是必須用教育界的專有名詞加以描述,例如計畫中通常不會直接寫「希望解決學生在課堂滑手機的問題」,必須以「改變學生學習投入中的行為投入部分」來代替,這並不容易做到,需要多向教育背景的教師請益。
 
被問及如何具備清晰的問題意識?巫博瀚建議,可時時反問自己「想在什麼課程、用什麼教學方法,來解決什麼問題?」他舉出一個問題意識不清的計畫主題:「某教學法在某課程上之應用」,巫博瀚認為,此題目完全未提及想要解決的問題,或為何要使用這種教學法,若未釐清以上問題,而後進行學習成效評量時會缺乏依變項(教學目標),而無法證明教學是成功的。他進一步說明,在確立問題意識後,便須擬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一般在備課時,教師常按照教科書直接決定授課內容;而巫博瀚則習慣採用「逆向課程設計」,先決定預期的學生學習成果,再藉此選擇能夠正確評斷此學習成果的評量方法,最後才決定教學方法與內容。
 
完成前置準備後,便可進入教學實踐與評量階段。巫博瀚會直接將某堂課的備課內容與教案放入計劃書中,透過記下該堂課中的每一句話,來告訴審查委員課程具體的執行方式。通常一堂課的進行,會先在學生精神狀況最佳的一開始講解基本概念與理論,再透過情境、案例、時事的導入,誘發學習動機及好奇心,進而導出結論。
 
而課程評量方式,巫博瀚提到信度、效度的重要性,前者是測量工具的正確性與有效性,後者則是一致性與穩定性。其中,又以效度為重,亦即評量方式、教學方法必須和教學目的有連結。例如想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就採用即時反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想鼓勵自主學習,便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為主。又例如教學目標是提升中文寫作能力,則選擇題考試就不是適當的評量工具。巫博瀚多次強調,良好的課堂評量應該是活動形式,透過口頭表達與實作,而非用紙筆測驗來評量。而以教學意見調查當作成效評量也不恰當,因為其屬於自承式問卷、間接證據,很難調查學生的團隊合作、批判思考等軟實力。巫博瀚認為,抽象能力的評量方式必須是多元的,例如想測定學生創造力,則其應包含流暢性、獨創性、經濟性三面向,老師須針對每個向度訂定明確的評量尺規,將抽象概念轉化為量化評斷。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主持人、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主任謝東佑表示,因學習評量的方式非常多元複雜,常成為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最大的困難,因此相當感謝巫博瀚老師的經驗分享。南區區域基地8月20、21日將於中山大學舉辦成果發表會,包含計畫書撰寫的工作坊等活動,若欲進一步了解相關議題,可密切關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基地網站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