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書心得徵文比賽 第二名: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發佈日期:
2012-03-15
閱讀書名: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作者:姜懿庭
系級:政治所二年級
「犧牲眼前的享受,成就將來的幸福。」
如果這你也認同這句話,那麼你目前應該處於不快樂的階段。因為你還在為了自己所定的目標而努力著,你會認為現在遭遇的煎熬,都是過程,僅是前往成功道路的必經之路罷了。只要咬緊牙關,就會迎來美好光明的前程。這種不勞而無獲的觀念,深植在大家的心中,甚至變成了絕對的價值觀。
是的,為了追求某個目標,付出是必要的。但很多人卻往往不知道這個目標,所代表的意義的什麼?我們只是一股腦兒的投入時間和精力,搞的身心交瘁,只求得在達成目標時,那些短暫且膚淺的快樂。
在華人社會中,教育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尤其是成績為主的評斷標準,凡事常常以功利主義為出發點,因此,我們被教育成一個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乖小孩,沒有反抗,只是為了成績而讀書,原本那股單純獲得知識的快樂,已經被一堆數字所淹沒,這樣子的觀念,顯有目標錯置的嫌疑。沉浸在這種氣氛之下,我們已經開始習慣於這個公式化的方程式:努力達成某個目標後,再繼續努力去達成另個目標,然後持續反覆。因為在每個人生不同的階段中,都存在著不同的目標。以拼命三郎型的人為例,高中的時候,被灌輸只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就可以開始玩樂了。但沒想到,大學又為了畢業後要進入一所好的公司而努力著。進入職場後,又開始為了將來的升遷,而拼命的工作。
根據這個生活模式,忍受痛苦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但究竟什麼叫做成功,哪裡才是終點,什麼時候才可以以真正脫離這種枯燥的生活,卻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童話故事裡的美好結局,總是王子和公主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現實是,王子還是要為了守護王國而奔波,公主進入家庭後,所承擔的責任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不應該老是追求那個虛幻的「happy ending」,或是抱持著一勞永逸的想法過活。
一個人活著,本來就會有許多理想和期待,為了達成這些理想和期待,我們會去設立階段性的目標,且這些目標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因此,我們的人生當中,不免俗的有很大一部份,都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著。懷抱雄心壯志是好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能兼顧快樂的感受。目標只是一種手段,它從來就不是目的。
心理學家布蘭登說:「對人類而言,尋找樂趣不是奢侈的行為,而是強烈的心理需求。」一個人就算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不代表他可以發自內心的快樂。爬上巔峰的那瞬間,或許是很快樂的,令人羨慕的,但卻無法達到更快樂的境界。既然都已經完成了所有的目標,現在不就可以開始享受人生了?但往往光陰不等人,可以享樂的時間總是僅存一點,然後便懷抱遺憾的離開人世。那如果連成功都沒達到的人,更是要抑鬱終生了。這都是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所導致而成的。
大部分的人在真正追求成功之後,才發現那並不是快樂的泉源;很多人在汲汲營營那些虛假的名利後,才體認到其他事物的價值。其實,快樂並不是一種奢侈品,非僅有富人才能擁有,而是不分職業貴賤,身分地位高低,都可以享受的東西。快樂像空氣一般普遍的存在,但卻擁有超過鑽石百萬倍的價值,而且有錢也買不到。
普西格曾寫道:「當真理來敲門的時候,你卻說:『走開,我在追求真理。』於是真理就真的離開你了。」快樂也是一樣的,它其實隨處可見,唾手可得,但我們往往看不見眼前的苦難中,所鑲嵌的快樂。這麼一來,快樂就可能會溜走,或是一起人間蒸發了。就和水的三態相同,生活中的快樂也有分等級,一般往往都是以氣態存在著,你很難察覺,但如果仔細留心的話,也許可以看到液態的存在,再來才是容易發現的固態。但固態是很稀少的,因此我們要學習的事,怎麼把這些快樂的可能性,轉化成事實的存在。
「快樂是要學習的。」
有些人不管身處何種環境,遭遇再大的挫折和苦難,都可以樂觀面對,並且從中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機會。正因為外在環境是無法改變心境的,故我們要更加訓練自己的心靈,讓大腦和身體熟悉這種快樂的感覺,並且會不自覺的反應出來,變成一種反射性的動作,屆時,快樂就會像是身體組成的一部份,可以運用自如。
「快樂就是要把握現在。」
把握現在,指的就是去擁抱日常生活裡的一切事務,以及人生這幅拼貼畫裡的所有細節。我們不需要活在過去,老是懊悔;也不需要活在未來,老是擔心「萬一」的出現。拒絕作為過去或未來的奴隸,而是在當下的這一分這一秒,好好去掌握住,因為下一秒通常是難以預測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並且懂得善用眼前和周遭快樂的資源。
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誤以為某樣事物能帶給我們永恆的幸福,因此要隨時提醒自己,這些物質上的成就都僅是短暫人生中的過客。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沒有高度不切實際的期望,也就不會老是充滿落失感。畢竟,個人的努力或是實力,不需要靠別人來肯定,只要負起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那就夠了。而人生旅途中的小意外,都是一種驚喜,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經驗,我們要學習如何去應對,如何去找出隱藏版的快樂因子,就是一堂必修之課。
把快樂當成終生學習,了解自己真正的志業,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目標追尋上。捨棄犧牲眼前快樂的想法,盡可能去累積愈多這樣的經驗,讓快樂變成一種良性循環,並且傳播給身邊每一個人,讓幸福快樂不再抽象。
我們都可以活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