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掌中鬥藝「有影無」  中山原創女乩皮影戲6月6日登場

發佈日期: 2020-05-14
【校園記者黃婷容採訪報導】「毋免驚惶,聽著:吾乃代天府,代天宣化,李。」國立中山大學「台灣閩南語敘事工坊」師生首次製作原創皮影戲「轉」(tng2),6月6日將於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展演。本次將女性突破舊俗成為乩童的元素融入故事,由學生親自操偶演出。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杜佳倫指出,展演以學生原創的台語劇本出發,透過高雄珍貴文化資產「皮影戲」形式,更親切、具體地展演本土語言,並在演出後開放觀眾上台參與操偶,將課堂所學實際回饋鹽埕社區。

皮影戲又可稱作「皮猴」,最初傳說於漢武帝招愛妃李夫人亡魂的橋段,主要利用燈光的映照,將牛皮戲偶透過剪影、音樂和說唱的形式演出。「傳統工藝是否可以成為本土化且雅俗共賞的共同記憶 ?」杜佳倫提到,這份疑問成為師生共製的初衷與努力的方向,除了透過國寶級皮影戲的方式演出,更在原創劇本中提出「女性是否可以成為乩童」等傳統藝術現代化的議題討論;而戲名「轉」(tng2),意旨劇中主角從都市回到故鄉老家,同時也代表年輕世代對於鄉土文化認同的轉變。

中文系副教授杜佳倫邀請壽山國小深研皮影戲超過20年的資深教師張玉梅,舉辦製偶行前工作坊。帶領學生利用描圖紙、色筆、棉線等低成本工具,製作出細膩的精緻戲偶。「皮影戲是高雄非常重要的市寶,但很可惜,超過八成的市民卻並不曉得」張玉梅提及,皮影戲從鄭成功時代就已傳入台灣,於清朝發展至巔峰;但隨著現代科技娛樂的革新,皮影戲逐漸凋零,甚至瀕臨失傳。張玉梅致力推廣皮影戲時,認為最困難克服的面向為「語言」,若觀眾無法聽懂台上演出的對話,便難以融入角色情緒,因此,鄉土語言教育是首要的改善目標。

中文系三年級學生、皮影戲「轉」(tng2)演出行政統籌蔡宗豪為彰化埔鹽的鄉村囝仔,在家鄉都以閩南語作為主要溝通語言,他認為「作為一個中文系學子,除了關注現代詩、小說、散文外,也應該將視野放回台灣傳統文化」。為了替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他毅然決然接下統籌一職,期許團隊能復刻傳統並以現代化的方式呈現,牽引起社區和參與者的記憶共鳴。

本次演出獲USR-C城市是座共事館計畫支持,將於6月6日搭配「鹽夏不夜埕」系列活動於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展演,以「2主題3元素」為整體發展脈絡,主題融合傳統技藝和現代生活;元素則藉由文創商品、社區回饋、觀眾直接參與等三大構面構成。皮影戲與信仰宗教的發展始終共榮共存,「轉」陳述了一個扼要精彩的庶民故事,演出者利用雙手,在光影交錯中,舞出老歲月雋永溫馨的絕代風華。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