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完美口罩政策? 企管系佘健源:公私協力新方向

發佈日期: 2020-03-30
【校園記者劉羽芯採訪報導】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口罩在世界各地皆成為稀缺物資,作為防疫時期的日常必需品,口罩分配也成為各國關注焦點。長期觀察時事並於多家媒體發表評論的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佘健源分析,各國因不同的經濟發展脈絡,形成不同的應對策略,佘健源認為,在實名制口罩政策後,台灣社會也做出不少的反思與調適,努力吸納兩者之間的優缺點,找出兩者間的平衡點。

佘健源說明,台灣經濟體制偏向美國的自由經濟,不過曾經走過威權時期的台灣,人民保留了對於大有為政府的期待,政府大力介入,從出口、生產、價格到配給,政府介入口罩供需實名制政策,帶來不少好處。口罩價格穩定,人民能以相對於其他國家低廉許多的價錢取得口罩,避免因財富的不平等造成防疫缺口。除此之外,政府的資金、人力挹注如國軍支援,也是拉高口罩產能的關鍵。不僅如此,實名制的實施保障了每人可以定期取得固定配額,有效降低人民的恐慌。

但比較全面管制與自由放任兩種截然不同的政策風格,仍能發現許多政府管控下該檢討的部分。佘健源解釋,完全交由政府管控的計畫經濟模式,勢必得犧牲掉市場機制的優點,他說明,定價管制下看似人人皆能以便宜的價格取得口罩,但實際上是把商品取得的成本,從金錢成本轉移成時間成本。經大數據分析,20至40歲的成人中僅40%曾經購買口罩,沒時間排隊,就沒有口罩。此外,每人固定配額看似平等,卻無法反映個人需求的細部差異,例如巡山員與業務員,每周需要的口罩數量便大不相同。一方面,要量化生活型態的差異以調整配給數字的可行性不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引發族群對立、職業歧視等問題。

佘健源提到,台灣屬於民主政體,政界注重與民間的互動,因此在危急時刻,民間的力量便可以快速為政府所用,這是此次口罩風波中,政府能夠快速動員廠商的關鍵因素之一。台灣的口罩產量從疫情爆發前的單日生產量188萬片,到三月中已經達到1100萬片,全球日產量第二。保障了基本的國民配額後,政府也保留了部分的市場給民間廠商,例如N95口罩以及近期食藥署宣布有防疫效果的布口罩,自由的價格提供廠商生產的動力,同時也讓有需求的民眾多一個彈性調整的空間。

此外,民間方面,在政府難以顧及的細部需求差異,家庭也發揮了緩衝的功能,家庭內部每個人需要的口罩數量不同,例如較少外出的年長者,分出自己的配額給需要通勤的上班族,早在政府研擬以家戶為單位的口罩政策3.0前,民間已早一步做出反應。

雖然完美的解決方案尚未出現,但佘健源認為,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協力運作,是台灣在管制與自由之間,找出第三條路的重要關鍵,面對疫情,從政府到人民,人人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台灣社會也在過程中逐漸找出最佳解方。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