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個月捕鼠721隻 中山大學攜手海管處與海巡署護珊瑚礁

發佈日期: 2020-03-03
【海科系提供】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擁有美麗的珊瑚礁生態系,因鼠患嚴重,破壞了周邊海域的自然環境。國立中山大學與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東南沙指揮部等駐東沙島單位共同合作,進行大規模的「環保滅鼠計畫」,短短一個月,就捕捉到 721 隻老鼠。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宋克義指出,在東沙島上的老鼠並非是原生種,而是跟著船隻來到東沙。東沙島上除了林投果、瓊崖海棠等果實,人員所製造出的廚餘也是老鼠的食物來源;老鼠不僅限居住在樹林中,更是與人類的生活圈更是大大重疊,它們可能影響陸域的生物,像是在白腹鰹鳥曾經在1867年於東沙島被記錄過,但是隨著人類活動越是頻繁,以及其他潛在原因,包括老鼠吃掉鳥蛋等,導致現在已無法見到其蹤跡。

透過科技部計畫補助支持,宋克義團隊進行科學研究與「環保滅鼠計畫」行動,以富含纖維素的玉米芯粉作為有效成份的滅鼠方法。因老鼠腸道無法消化纖維素,吃了纖維素易阻塞,且不會嘔吐,故食用玉米芯粉後,這些纖維素將老鼠腸內的水分大量吸收,造成老鼠脫水而死,而其他的動物對於食用纖維素並不會造成問題。

「這是一個對於環境友善的滅鼠餌料,歐盟國家也已核准玉米芯粉作為毒殺老鼠的環保餌劑。」宋克義團隊強調,根據測試,玉米芯粉若加入20%至40%花生粉,餌料會變得相當有吸引力,老鼠一旦連吃3至5天便會死亡;但在野外無法直接撒粉,需將餌料包進紙袋中,一方面防水,另一方面利用老鼠「將食物帶回窩吃」的習性,以及能藉由咬開包裝紙磨牙,提升其將餌料包帶回去吃的動機。

「環保滅鼠計畫」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三個月內共協力抓到1043隻老鼠。研究團隊現仍持續改善配方和佈放方法,未來將繼續應用在南沙太平島、馬祖燕鷗島及台灣合適的生態島。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