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寫作需克服3個關卡 網路作家創作「心」發現

發佈日期: 2020-01-03
【校園記者張洋旗採訪報導】「創作是什麼? 是一種撫慰心靈創傷的方式。」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舉辦文學作家講座,邀請網路作家陳繁齊分享創作甘苦談,陳繁齊曾獲得博客來年度詩人,暢銷詩集達到八次印刷出版,聯合文學及自由時報也爭相邀稿,此次運用故事的方式漸漸引導學生創作時如何衷於本心,「誠實的面對自己,才可以誠實的面對別人。」

陳繁齊認為創作是一種對於自我的抒發,有時候則是撇清責任的做法,這些想法都可以經由不同的作品體現。「內心」是最深處的感官,但也是最能直接感受到外在的地方,「若我們能夠對別人誠實,相對地就會反映在我們的創作上,而可以從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論及創作靈感,陳繁齊認為大多來自事情的延伸或是事物的改變,為了尋找靈感經常嘗試不一樣的創作,例如攝影,音樂等,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從中找出異同之間的關聯,平常則是喜歡在騎車時創作。

陳繁齊指出,自己創作過程有三個關卡與困難,第一點是付出的時間不等於回報,如創作1篇散文可能花3個月,但對於讀者來說只是1篇文章,無法感受創作者的投注的心力;第二點為自我進展不明顯,需要一點一滴的耕耘,漫長的時間才能累積出成就;第三點則是需學會更多樣的技能,比如修圖軟體、社群經營或企劃書撰寫,與以往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

化學系學生黃敏華提問是否創作讓自己變得敏感且脆弱?陳繁齊認為的確對事物較為敏感,主要因為能夠感受到單純的文字背後所產生的情感,結合出想表達的意涵。陳繁齊期望學生若是想朝文字工作者的方向前進,最重要的是誠實,先誠實的面對自己,同時才能夠誠實的面對世界上的其他人。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