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讓發電機「飛」! 海院3科系展現海洋研究專題成果

發佈日期: 2019-12-26
【校園記者曾柏翰採訪報導】想過飛在空中的發電機嗎?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科學系、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聯合舉辦「海洋專題成果展」,其中海工系學生陳翊杰、李泰逸、祈思翔與林柏因組成的團隊,展出用風箏帶著形似螺旋槳飛機的發電機升空,利用高空中較陸地強數倍的風力,達到發電的效果。

海工系學生發想的發電機主要由竹筷、熱熔膠等構成主體,盡可能兼具強韌與輕量化。陳翊杰表示,當時製作原本僅使用一般風箏,但為了更穩定地滯留在空中,特別選擇比成年人身高還大的巨型風箏,帶著發電機升空,若要大規模發電,仍需克服在風向轉換時不同發電機組間風箏線容易打結,且及時將電力傳回地面,風箏線長度造成電阻過大,使電力流失的問題。

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是有「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開花季,因大面積覆蓋,嚴重影響周遭植物行光合作用,因而也有「綠色癌症」之稱。海資系大四學生曾誠中在這次的專題展中,分析海洋科學學院周邊的小花蔓澤蘭所含物質,發現其中含有類似抗生素,可能具有「抗菌」能力,並且抑制細菌生長,曾誠中期待未來進一步研究,轉變小花蔓澤蘭帶來的生態隱憂,利用其快速繁殖的特性,促進人類福祉。

專題展中也介紹位在台南安南區的台江國家公園生態系,從食物鏈底層介紹至高層,包括藻類、魚類、螃蟹和白海豚等。海科系學生黃詩琦提到,一個生態系由大大小各種生物組成,而讓生態系具有連貫性,是本次專題展最具挑戰性,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台江國家公園中生態鏈最頂端的是白海豚,在鄰近七股濱海陸域有其主要食用魚種,卻鮮少出現白海豚蹤跡仍是未解之謎,她期許未來能繼續調查,補足研究缺失的部分。

現場吸引許多中山大學外系學生與民眾參觀,就讀左營高中的學生薛懷萱從學校海報上慕名而來,她對有孔蟲的介紹最有印象,「原來美麗的星沙竟是有孔蟲的碳酸鈣外殼!」,海洋生物標本透過特殊處理,詳實呈現魚類骨骼與螃蟹外殼,更讓她一誤會是人工製造。中山大學海工系大二學生劉睿丞說,藍色的鱉血讓他十分驚艷,也了解到鱉血原來能用來測試藥品有無受到汙染,本次專題展是個難得的機會,讓他接觸到海洋領域的知識。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