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西灣共學春風化雨 培育跨領域明日之星

發佈日期: 2019-09-30
【教發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推動共學群甫滿一週年,作為一年來最大型之成果展示,學校特地移師駁二藝術特區、擴大舉辦第二屆「西灣談共學」成果展,16個共學群師生齊聚一堂,更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參觀,現場冠蓋雲集。在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與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進行的「大師對談」中,鄭英耀表示,共學群將教學結合實務,使年輕學子跨域合作解決社會問題,期許共學群培育充滿創意的明日之星。吳靜吉則強調,跨域學習實乃大勢所趨,不同專業人才的交流互補,必能使知識資產迅速成長。

活動當天邀請11位教師接力短講,介紹各共學群的現況,16個共學群都重視跨域人才的合作;此外,做為產官學對接的窗口,均強調讓學生走出教室、與社會接軌。例如「沉浸式體驗共學群」結合多科學生專長,劇藝系負責舞台設計、音樂系演奏音效、理工科系建置軟硬體設備,打造宛如親臨實境的「沉浸式劇場」,並嘗試將此技術用於醫療復健、模擬訓練等產業。而「人工智慧物聯網(AIIoT)共學群」則涵蓋資工、應數、機電等領域,依照學生的研究興趣,可廣泛應用於自動化金融投資、高齡照護穿戴裝置、食品安全產業鏈等,學習成果將能轉化為無限商機。最新成立的「多元文化與社會創新共學群」,則由西灣學院旗下的日本研究學程、台灣研究學程等通力合作,以高雄「舊港區到新灣區」為實驗場域,推動地方創生、加強年輕人對在地文化的認同,並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

2019上半年舉辦的5場「出走西灣希望高雄系列工作坊」,即為跨域共學對社會產生貢獻的具體實例。指導教授帶領不同學系的學生,實地踏查嘉義鰲鼓溼地、新北金瓜石、臺北市、高雄旗鼓鹽、花蓮七星潭等地,深入了解在地文化與發展困境,構思出能幫助當地發展繁榮的策略。「西灣談共學」活動中,邀請工作坊參與者進行成果分享。例如參加第一場次工作坊的學生們發現,嘉義鰲鼓溼地由於注重生態保育,而相對限制了當地的商業活動。但也正因為當地環境的特殊性,讓學生決定以「建立在地自有品牌」做為解方,得以兼顧商業價值與永續經營。參加過4場工作坊的劇場藝術學系學生何家沂認為,共學經驗使她擴展視野、學習不同科系學生的思維邏輯、尊重相異的觀點,相信對出社會後的工作也有助益。

活動同時也安排中文系學生李沛瑄與Zenbo機器人互動,分享非資訊背景的她第一次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利用講師教學的圖像式程式語言設計,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利用Zenbo成功做出一個原型並通過測試。李沛瑄表示,對於文學院的學生來說,程式語言並不會太過艱難,資訊素養的培養雖非一蹴而成,但透過不斷嘗試,循序漸進的進行跨領域探索,文學院的學生也無需認為人文專業較科技產業遜色,若能將人文與科技結合,汲取新知並運用新興科技,結合本身擁有的資源,就能創造出1+1>2的效果。

展場內除了16個共學群的靜態展示,也安排4個互動體驗區,「PM2.5氣膠科學創新體驗」展示氣膠科學研究中心開發的AR實境遊戲、益智桌遊、人體歷險記創新教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空氣污染對環境、政策、人體所產生的各種影響;「科技教您打羽球」用穿戴式手環紀錄使用者羽球揮拍的動作,透過科技方式提供球技的即時回饋;「西灣樂園」則是結合智崴聯合研究發展中心開發融合體感分析、視覺影像、音效的一套互動軟體,藉由場景建構一窺舊時代的西灣樣貌;而「互動式聲控驅動自走車」則是由機電系師生開發,可以讓使用者自行設計路線圖,說出特定指令操控自走車行進方向。老少咸宜的有趣互動內容,讓深澳的學術知識也可以讓一般民眾透過體驗加以理解學習。

跨域共學,使科技、人文不再位於光譜兩端,提供了不同專才能密切合作的平台。此外,共學群也強化高教體系與社會的連結,年輕學子能提早跨出學術殿堂、投身業界,縮短學用落差。若欲深入了解相關資訊,請參考高教深耕共學群網站(http://colearning.nsysu.edu.tw/index),或選修相關學程與課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