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海洋教育 中山大學培訓小小解說員
在大學教授的引領下,國小學童也能成為小小解說員!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研究團隊與台南市光榮國小共同參與「愛迪生偏鄉科學教育」計畫,帶領十多名國小高年級學生走出教室、研究海洋生物化石;師生除了解海洋環境、生物與化石等背景知識,更實地戶外踏查,撿拾化石並認識地質。經過半年培訓,這群小學生不但都能導覽當地特殊環境,更自製《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繪本,獲得第一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特優。
中山大學海科系副教授張詠斌指出,台南市左鎮區光榮國小不僅鄰近化石出土地點,也與菜寮化石館與自然史教育館聯合構成台南化石園區,非常適合作為認識過去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化石的教學體驗基地。左鎮堪稱台灣的化石重鎮,在四十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後來經過多次造山運動才陸浮成山丘;目前在丘陵上還可以發現不少海洋化石如貝殼塚等,證明這些山丘在數十萬年前曾在海底。「愛迪生偏鄉科學教育」是科教館推出的構想,由大學端教師到小學協助科學教育扎根,也是大學社會責任的體現。
「我們是山區偏鄉學校,這次以海洋科普繪本獲獎,師生都很振奮!」光榮國小校長蔡坤良表示,由於執行計畫的張詠斌教授本身就是國內研究「有孔蟲」的權威,學生的繪本創作就以「有孔蟲」為題。這種生物在在寒武紀時期就存在,是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比恐龍還早出現。「在海邊沙灘上出現的『星砂』就是有孔蟲!牠雖然渺小,對海洋的貢獻卻很大。」蔡坤良說,未來期待能推出繪本的中英文版,學校也將在中山大學的協助下,持續培訓學童擔任小小解說員,在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推展科普教育。
中山大學教育所碩士生童琳茜也是團隊成員,她長期擔任海生館志工,也是館內海洋環境教案「行動展示箱」的設計師資。這次在童琳茜的發想建議下,由光榮國小提出計畫,中山大學負責課程安排,希望藉由認識過去與現在的台灣海洋環境,讓海洋教育從小扎根,並建立國小師生正確愛護台灣海洋的觀念。
中山大學表示,早在2001年台灣就提出海洋白皮書,並於2004年公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納入國家海洋政策發展方向,宣示政府對於海洋政策的重視,之後於2007年頒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提出海洋教育政策與發展的目標,隨後修訂課程綱要,納入海洋教育議題,建立中小學生的海洋教育能力指標。然而,即便教育部表達了對海洋教育推動的要求與重視,但對許多國中小教師而言,這仍是個新興議題,相關的海洋教育課程、教材及師資培訓經常缺乏。因此,適當的科普教育活動將能有效幫助教師與學生,進一步提升對海洋的認識,再輔以專業知識為背景,實地採集觀察為手段,帶動師生的參與興趣,然後能共同發想,構思改進並發展有特色之海洋教育教材教案,逐步落實於現場教育中,如此就有機會有效地提升並落實台灣的海洋教育。
【附錄】
兒童節前夕,光榮國小全校師生(含附設幼稚園幼童)至本校海洋科學院參訪,在海資系林秀瑾助理教授、海工系陸曉筠副教授、海下所陳信宏教授及海科系湯政豪助理教授的帶領下,光榮國小師生實際參觀實驗室、展示室並接觸大學校園。本校海洋科學院除積極投入海洋相關研究,對於推展海洋教育更是不遺餘力,未來持續將海洋科學知識,轉化為科普活動,帶動區域海洋教育發展。
中山大學海科系副教授張詠斌指出,台南市左鎮區光榮國小不僅鄰近化石出土地點,也與菜寮化石館與自然史教育館聯合構成台南化石園區,非常適合作為認識過去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化石的教學體驗基地。左鎮堪稱台灣的化石重鎮,在四十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後來經過多次造山運動才陸浮成山丘;目前在丘陵上還可以發現不少海洋化石如貝殼塚等,證明這些山丘在數十萬年前曾在海底。「愛迪生偏鄉科學教育」是科教館推出的構想,由大學端教師到小學協助科學教育扎根,也是大學社會責任的體現。
「我們是山區偏鄉學校,這次以海洋科普繪本獲獎,師生都很振奮!」光榮國小校長蔡坤良表示,由於執行計畫的張詠斌教授本身就是國內研究「有孔蟲」的權威,學生的繪本創作就以「有孔蟲」為題。這種生物在在寒武紀時期就存在,是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比恐龍還早出現。「在海邊沙灘上出現的『星砂』就是有孔蟲!牠雖然渺小,對海洋的貢獻卻很大。」蔡坤良說,未來期待能推出繪本的中英文版,學校也將在中山大學的協助下,持續培訓學童擔任小小解說員,在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推展科普教育。
中山大學教育所碩士生童琳茜也是團隊成員,她長期擔任海生館志工,也是館內海洋環境教案「行動展示箱」的設計師資。這次在童琳茜的發想建議下,由光榮國小提出計畫,中山大學負責課程安排,希望藉由認識過去與現在的台灣海洋環境,讓海洋教育從小扎根,並建立國小師生正確愛護台灣海洋的觀念。
中山大學表示,早在2001年台灣就提出海洋白皮書,並於2004年公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納入國家海洋政策發展方向,宣示政府對於海洋政策的重視,之後於2007年頒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提出海洋教育政策與發展的目標,隨後修訂課程綱要,納入海洋教育議題,建立中小學生的海洋教育能力指標。然而,即便教育部表達了對海洋教育推動的要求與重視,但對許多國中小教師而言,這仍是個新興議題,相關的海洋教育課程、教材及師資培訓經常缺乏。因此,適當的科普教育活動將能有效幫助教師與學生,進一步提升對海洋的認識,再輔以專業知識為背景,實地採集觀察為手段,帶動師生的參與興趣,然後能共同發想,構思改進並發展有特色之海洋教育教材教案,逐步落實於現場教育中,如此就有機會有效地提升並落實台灣的海洋教育。
【附錄】
兒童節前夕,光榮國小全校師生(含附設幼稚園幼童)至本校海洋科學院參訪,在海資系林秀瑾助理教授、海工系陸曉筠副教授、海下所陳信宏教授及海科系湯政豪助理教授的帶領下,光榮國小師生實際參觀實驗室、展示室並接觸大學校園。本校海洋科學院除積極投入海洋相關研究,對於推展海洋教育更是不遺餘力,未來持續將海洋科學知識,轉化為科普活動,帶動區域海洋教育發展。
發佈日期:
2018-04-16